王棕

1415 查看

王棕为王棕属,棕榈科,约17种,产热带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王棕R. regia(H. B. K. )O. F. Cook 等2种,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有栽培,干常膨大,状奇特,常植为行道树或布置于庭园内。开花期 : 3月 至 4月。结果期 : 11月 至 2月。花色 : 白色。果色&nbs...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茎挺直,不分枝,淡灰色,中部最粗,向上及向下稍细,基部膨大,环形叶痕略可见。叶羽状全裂,互生,长约3米,螺旋状簇生于茎顶端,下部的叶下垂;裂片线形,长约100厘米,宽约3厘米,在叶轴上不整齐地排成4行,全缘,有数条明显的纵脉,扭卷;叶柄基部形成叶鞘,长约2米,绿色,光亮,紧密包裹茎顶端。花单性,雌雄同株,辐射对称,细小,多数,白色,花3朵簇生于花序分枝上,雌花在中央,雄花在两侧;肉穗花序腋生于叶鞘基部,多分枝,起初直立并包藏在两片大佛焰苞内,佛焰苞张开后,花序伸展直径达1米并下垂,较大的佛焰苞宿存。浆果球形,直径13毫米,肉质,熟时蓝紫色。种子1颗,卵形,骨质。

乔木;干单生;叶极大,羽状全裂,叶鞘极延长;花序生于叶束之下,大,分枝;花小,单性同株,生于下部的常3朵聚生,生于上部的成对或单生;花被裂片6;雄蕊6~12;退化雄蕊在雌花中6,鳞片状或齿状突起;子房3室;退化雌蕊在雄花中球形或卵形;果小,近球形至长椭圆形,长不过1. 2厘米,胚乳均匀。

喜阳,喜温暖,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机质的肥沃冲积土或粘壤土最为理想。

生长类型: 乔木类(常绿阔叶乔木)。

水分管理

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盆土保持湿润即可,浇水过多,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夏季每天浇水2~3次,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 ,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

光照管理

大王椰子在高温高湿半阴环境中生长较快,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变黄,并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它较耐阴,幼苗培育期或生长期,尤其夏、秋季一般遮荫度为60%,但冬、春季要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播种法繁殖。采种适期11月;春、夏为播种适期。性喜高温多湿,日期需充足。栽培土质不拘,只要表十深厚排水良好处皆能成长,但以富含咋机质之砂质壤土为最佳。春暖至夏季为移植适期;移植时尽量多带土团,避免寒害。定植後应立支柱,防止摇动。幼株成长期间,每年可施用天尹肥或腐熟堆肥3~4次。

王棕又名大王椰子,学名:Roystonea regia (H.B.K)O.F.Cook。高可达10~20米,径粗约1米。它以奇异的纺锤状高大树干和超凡脱俗的气度,在成百上千的棕榈植物中脱颖而出,被人们誉为“白马王子”。虽然它的老家远在美洲的古巴,但现在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也有栽培,通常作为行道树,或植于庭园中,种子可作鸽子饲料。在西双版纳,王棕不仅已是比较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而且还为许多苗木经营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棕榈科大乔木王棕树形十分独特美观,两头细,中间粗,基部又膨大,象花瓶,如导弹,又似西双版纳傣族的象脚鼓。植物园中心有一片王棕,已种植多年,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远远望去犹如一排排面向蓝天整装待发的导弹,所以这里也常常被游人戏称为“导弹基地”。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夏威夷椰子可能发生褐斑病和霜霉病,对此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或托布津100倍液)喷杀防治。

原产于古巴,世界热带地区栽培。华南、华西南栽培。

本澳生长及栽培地点 : 友谊大马路、花城公园、史伯泰海军将军大马路。

庭园观赏树和行道树,种子在原产地是家鸽的主要饲料,其茎和叶为茅舍的建造材料,所以在当地受到特别保护。

作为园林风景树丛植、行植,也可作行道树。

王棕是海地的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