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

780 查看

华山松又名胡芦松、五须松、果松等,是松科中的著名常绿乔木品种之一。原产于中国,因集中产于陕西的华山而得名。华山松是一种大乔木,幼树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色,平滑,老时裂成方形或长方形厚块片。针叶5针1束,边缘具细锯齿,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

华山松(五针松),雄球花黄色,基部围有数枚卵状匙形鳞片,集升于新枝下部成穗状。球果幼时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种鳞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鳞脐不明显。种子无翅,两侧及顶端具棱脊。主产中国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寒及湿热,稍耐干燥瘠薄。可供建筑、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针叶可提炼芳香油;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常绿乔木,高达35m,胸径1m;树冠广圆锥形。小枝平滑无形毛,冬芽小, 圆柱形,栗褐色。幼树树皮灰绿色,老则裂成方形厚块片固着树上。叶5针一束,长8-15cm。质柔软,边有细锯齿,树脂道多为3,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长卵形,长10-20cm,柄长2-5cm,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种鳞与笣鳞完全分离,种鳞和笣鳞在幼时可区分开来,笣鳞在成熟过程中退化,最后所见到的为种鳞。种子无翅或近无翅,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阳性树,但幼苗略喜一定庇荫。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自然分布区年平 均气温多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1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耐寒力强,在其分布区北部,甚至可耐—3l℃的绝对低温。不耐炎热,在高温季节长的地方生长不良。 喜排水良好,能适应多种土壤,最宜深厚、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不耐盐碱土,耐瘠薄能力不如油松、白皮松。生长速度中等而偏快,在北方10年后可超过油松,在南方可与云南松相比。15年生华山松人工林,在云南安宁平均树高8.5m,平均胸径10.1cm,陕西秦岭为4.7m和7.8cm,河南篙山为4.2m和5.2cm。据1979年底实测,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25年生华山松孤植树树高7.4m,冠幅6.0m,胸径2Icm,孤植树开始结实年龄最早为10—12年,林内大部树木在25年生左右始果,30—60年间系结实盛期。根系较浅,主根不明显,多分布在深1.0—1.2m以内,侧根、须根发达,垂直分布于地面下80cm范围之内。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在北方抗性超过油松。

分布: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

华山松主产中国中部和西南部高山上,分布于西北、中南及西南各地,主要分布地区有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以及四川西部、湖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中部和西北部、云南北部和中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垂直分布中条山海拔1200~1800m,太行山、伏牛山海拔1200m以上,青海垂直分布海拔3000m。

五针松组其他种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红松(P.koraiensis)高50m,东北,种子千粒重350~600g;新疆五针松(P.sibirica)高35m,大兴安岭西北、新疆,种子千粒重210~280g;偃松(P.pumila)高5~10m,东北东部及北部,种子千粒重260~360g;台湾果松(P.armandiFranch.var.mastersiana(Hayata)Hayata)为华山松的变种;大别山五针松(P.dabeshanensis)高20m,安徽南、湖北东;海南五针松(P.fenzeliana)高50m,海南、广西、贵州,种子千粒重110~150g;乔松(P.griffithii)高70m,云南西北、西藏南及东南;北美乔松(P.strobus)高50m,原产北美,河北、辽宁、江苏有引种;日本五针松(P.parviflora)高25m,长江流域、山东等地;台湾五针松(P.morrisonicola)高30m,台湾;毛枝五针松(P.wangii)高20m,云南,种子千粒重55~70g;华南五针松(P.kwangtungensis)高30m,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古籍中多有记载,并列为“贡品”。《西山经》云:“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五代史·一行转》载:“郑遨闻华山有五粒松,因徙居华阴求之”。《寰宇记》曰:“唐时华州贡五粒松”。《癸辛杂记》谓:“凡松叶皆双股,故世以为松钗。独栝松每穗三须,而高丽所产每穗乃五鬣焉,今所谓华山松是也”。可见,华山松自古有名。

松的美姿,成为诗人、画家歌咏和描绘的对象。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与竹、梅并列,赞誉为“岁寒三友”。华山松正是以它那傲然屹立的姿态、奋发向上的精神,被人类视为楷模

。同时以它那傲霜斗雪、挺拔直立的品格,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传颂。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的诗句,在《饮酒二十首》中还有“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严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的赞词。松还被赋予了坚忍、顽强、高风亮节的品格,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汉代刘桢),“不以时迁者,松柏也”(宋代苏轼),“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代李白)。古往今来,松树寄托、凝聚着人们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也是它在民间被视为延年益寿、长青不老的象征而得到礼赞的最典型的文化特征。人们在祝寿的时候,往往挂一幅“松鹤延年”、“松柏同青”之类的贺寿图,以示青春不衰,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