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多。
中文名称:bǎn lì板栗
学名/拉丁语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京东板栗图片欣赏847_博雅
英文名:Chestnut
别名:栗子,毛栗
板栗[3]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4]
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7-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地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
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广西平乐、安徽金寨、河北(迁西-板栗生产基地,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生产基地)、山东(郯城板栗)、湖北(罗田、英山,麻城(盐田河))、信阳罗山、信阳光山、信阳平桥区、陕西镇安等皆为著名的板栗产区。
板栗以湖北省罗田县、湖北省黄冈市和湖北麻城市盐田河镇 的板栗尤为著称,故有"罗田板栗甲天下"之说,同时, 麻城市盐田河镇享有“全国板栗第一镇”的美誉,是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之一。
板栗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说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为《诗经》作注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见,中国的劳动人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
丛生栗(C. alnifolia)
日本栗(C. crenata)
美洲栗(C. dentata)
珍珠栗(C. henryi)
中国板栗(C. mollissima)
美洲榛果栗(C. ozarkensis)
美洲矮生栗(C. pumila)
欧洲栗(C. sativa)
茅栗(C. seguinii)[7]
生长特性
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实。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板栗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磔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另外,其品种耐寒、耐旱。寿命长达300年。
栗实有三怕:一是怕热,二是怕干,三是怕冻。贮藏主要有下列方法:
一、沙藏法:在室外挖沟(窖)贮放。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宽1米、深60厘米、长不限的沟,整平后,沟底铺一层湿沙(含水量30—35%),放一层板栗,依次层积,每层沙和板栗厚约5—6厘米。最上一层沙距坑面10厘米为止。坑内可插秫秸把通风,最后封土成屋脊形,防雨水下渗。
二、带苞贮藏:选排水良好的场地,地面铺10厘米厚的沙子,将苞果露天堆放。堆的大小可不等,但最高不超过1米,过高容易发热。堆上用秫秆盖好。注意检查,如堆内发热或干燥,可适当泼水,降温保湿。这种贮藏法简便省工,贮藏期长,可保持到次年3—4月,但带苞贮藏的栗子易发芽。如有象鼻虫危害的苞果不易采用此法,因堆藏湿度高,有利于象鼻虫活动。
三、塑料薄膜帐或薄膜袋贮藏:采用正常成熟的栗果,经发汗与散热1个月后,即可采用薄膜帐或打洞薄膜袋贮藏。薄膜袋可以放在竹笼、纸筐或木箱里。为防止发霉,装袋前要洗果,并用500倍的托布津溶液浸果几分钟,晾干后装袋。薄膜袋的容量以25公斤为宜,薄膜厚度0.05毫米,袋两侧各打上直径为2厘米的小洞,洞距为5厘米。如采用不打洞袋,则要随时翻检,以利通风和散水气。在气温高,袋内湿度过大时,更应勤加检查,减少腐烂发芽和失重降低。
作为食品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用。[12]《本草纲目》中指出:“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苏辙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 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淀粉质可提供高热量,而钾有助维持正常心跳规律,纤维素则能强化肠道,保持排泄系统正常运作。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的功能。
板栗 ? ? ?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板栗的图片(20张)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栗树坚果栗子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被广泛应用作为食品。在南欧中世纪时是居住在森林中居民食物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
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
栗树皮可以提炼单宁酸和栲胶,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叶可以饲养柞蚕。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
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其树名栗树,为山毛榉落叶乔木植物,是中国培育最早的果树之一,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即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说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在《诗经》注中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见,中国劳动人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树。
板栗被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仔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4]
【性状鉴别】
板栗应与毛栗区分,板栗多为楔形或扁圆形,毛栗形似带壳莲子,多为椭圆形,较易区别。
【主要作用】
补肾强骨,健脾养胃,活血止血。可用于肾虚骨弱,脾胃气虚,小便频数,腰腿无力,久婚不孕等症。现代研究证实:该品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较高,尚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营养素,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均有益,尤其对中老年人防病抗衰、延年益寿亦也好处。
【服食方法举例】
1.补肾强筋。如桂花栗子羹:见《食疗养生本草》。用板栗300克、白糖100克、生粉50克、糖桂花少许。将板栗中清水略煮,再去壳去皮,栗肉上笼蒸酥,等栗肉冷却后切成粒状。锅内略加清水、栗肉泥、白糖,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略焖,再用生粉勾薄芡即成,当点心食用。可用于肾虚腰痛无力者,但糖尿病人不宜服食。
2.润燥、化痰、和胃。如板栗烧猪肉:见《康疗食谱》。用板栗125克、猪肉200克、白糖5克、酱油20克、黄酒10克、精盐2克、姜末3克、葱花3克、熟猪肉2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放入冷水锅中,置大火上煮沸,捞起,温水冲洗;将板栗煮熟,剥去壳,切两半;把锅置火上,烧热后,用油滑锅,重新加入猪油,烹入黄酒,加酱油、盐、白糖及清水适量,煮沸后,再用小火焖至八成熟,然后投入板栗,用小火焖约15分钟,调味后,起锅装盘即成。分2-3次服完,隔日1剂。用于肺燥型慢性气管炎、久咳少痰者。
3.强身养颜。如养生板栗鸡:见《成都志》。用去壳板栗500至1000克、鸡一只、神悦板栗鸡调料包一包、生姜两片、枸杞数颗、花椒三粒、大枣两个、盐适量。将鸡杀好,洗剥干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氽去血水和腥味,捞起放入砂锅,加入生姜、花椒、料包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文火慢炖约半小时,加入板栗,待鸡肉可被筷子插穿,加入枸杞、大枣煮沸,即可食用。
1、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
2、《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3、《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4、《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1、《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2、《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洽腰脚不遂。
3、《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4、《食性本草》:理筋骨风痛。
5、《日华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个。生嚼罯恶刺,并敷瘰疬肿毒痛。
6、《本草图经》:活血。
7、《滇南本草》:治山岚嶂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煅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8、《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
9、《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水气,惟患风水气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10、《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11、《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2025 - 快车库 - 我的知识库 重庆启连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6002641号-10
企客连连 表单助手 企服开发 榜单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