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梧桐科常绿乔木,又称“凤眼果”,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无花冠,花萼粉红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面暗红色,内面漆黑色。种子可供食用,种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原产于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广东以南常植栽为庭院树,木材轻韧,可制器具。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若没有便会用假苹婆果实代替。由于苹婆年产量少,加上祭祀习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种植的果园,只有零星种植。 叶...
树干通直,高可达20m,树皮褐色。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腋生圆锥花序、下垂,花杂性,无花瓣,花萼微带红晕,花期4-5月,8-9月可二次开花。蓇葖果卵形,9-10月成熟时红色。
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无花冠,花萼粉红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面暗红色,内面漆黑色。黑褐色椭圆球形种子。
叶
纸质,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
花:圆锥花序疏散,腋生,倒垂,多花;多柄线状,秃净,花芽纺锤状;雄花萼钟形,直径约10毫米,外面有灰白色茸毛,内面红色,裂片线形,内弯,与萼管等长;雄芯柱柔弱,弯曲,雌花少数,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弯曲。蓇葖革质,卵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具喙,熟时暗红色,被短绒毛。花期:5月。
种子
1-5颗,种皮暗栗色,有粘质,内种皮革质,暗黑色。
果实
瞢荚果,果长约10厘米,具果柄,果皮厚,革质,成熟果呈暗红色,被短茸毛,长圆状卵形,每果种子1—5枚,多数3枚,未熟果表皮青绿色,成熟时逐渐转为朱红色,皮红子黑,斜裂形如凤眼,故称“凤眼果” 。
乔木,树皮褐黑色,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叶薄革质,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浑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3.5厘米,托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长达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长约10毫米,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顶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蓇葖果鲜红色,厚革质,矩圆状卵形,长约5厘米,宽约2-3厘米,顶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个;种子椭圆形或矩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厘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
苹婆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速生。虽然在瘠薄及沙砾土中均能生长良好,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最佳。日照需充足,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23—32℃。苹婆苗的繁殖可用播种、扦插、高压嫁接等方法,也可利用其根蘖苗繁殖。
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干果生产种类相当贫乏。作为商业性生产的仅有澳洲坚果、腰果、开心果等屈指可数的几种干果,而且均为引种的外来树种,其生态适应性较差。且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多,如腰果要求气温高、澳州坚果畏惧台风等。
而苹婆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在种植发展上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繁殖和遗传改良材料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生态、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木,同时还是南方特有的母本粮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干果树种。
而其所具有的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土壤均可生长,较耐瘠薄,根系发达,速生等这些特性,也为其广泛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苹婆苗的繁殖可用播种、扦插、高压嫁接等方法,也可利用其根蘖苗繁殖。
频婆繁殖容易,可插干成苗,也可利用其根荚功繁殖,种子育苗发芽率很高,只要气候适合,生长发育迅速,也不需特别的管理,定植3年后即可开花结果,10—15年进入盛果期,有每年株产125kg的最高纪录。鲜种晒干即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
频婆在云南除被产区群众当作野果少量采食外,其经济价值尚鲜为人知,至使这一名贵干果在云南一直未能得到开发利用。
树干通直,高达20m,树皮褐色。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腋生圆锥花序、下垂,花杂性,无花瓣,花萼微带红晕,花期4-5月,8-9月可二次开花。蓇葖果卵形,9-10月成熟时红色。
适应地区:产中国贵州、云南、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1)苹婆炭疽病
苹婆在温暖多雨的年份多发炭疽病,造成叶枯、易脱落。防治时首先应注意田园卫生,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来源。发病重的园圃或植株,可在清理园圃的基础上全面喷施1%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其次于抽梢展叶期开始或于发病初期开始交替连续喷施4%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2)苹婆木虱
苹婆木虱以成若虫群集刺吸苹婆叶片枝梢汁液为害,致叶片变黄、卷曲,花蕾发育不良,影响结果。虫子可造成落花,影响坐果。还分泌大量白色絮状蜡粉和排泄粘质“蜜露”,并诱发烟煤病,更加重危害。防治时首先结合清园,收集落地虫枝叶烧毁;掌握低龄若虫期喷施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95%灭幼脲水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连喷3~4次,隔7~15天1次。
原产于中国南部、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地。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云南、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本种原产中国南部,日本和苏门答腊亦有栽培,广州极常栽植为庭院观赏树,扦插成活率高,虽大枝亦易成活。
产广东、广西的南部、福建东南部、云南南部和台湾。广州附近和珠江三角洲多有栽 培。喜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的土壤,且耐荫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多为人工栽培。
食用价值
因其种子的果实风味与板栗相似,所以在烹饪上也有使用到。
每年7—8月是苹婆的收获期,鲜种经采摘脱壳后晒干即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苹婆食用部分是其种仁,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红烧等。用水煮熟后的苹婆种仁,剥去黑色外种皮,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吃食淡或乳白色种仁。去皮后的种仁质软而色白,犹如1枚小乌蛋,精致而美观,风味与板栗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栗更胜一筹。在广东常用于名莱佳肴的烹饪,如凤眼果焖鸡、凤眼果烧肉等,被列入“岭南名莱”。
苹婆的种子可食,煮熟后味如栗子,惜结实率不高;如能注意选育种,提高结实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木本粮食植物。
药用价值
【性味】甘,温。①姚可成《食物本草》:“甘,温。”②《生草药性备要》:“甘,平。”
【功用主治】温胃,杀虫。治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选方】①治腹中蛔虫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水煎服。
②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罗晃子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
③治疝痛:罗晃子七个。酒煎服。(选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禁忌】脾虚便泄者禁服。
【壮药】美果囊,美难:根治胃溃疡;树皮治哮喘《桂药编》。
【傣药】湾洪(西傣):根茎治胃痛,胃肠炎,痧症,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滇省志》。湾洪(西傣),蛮呼阿(德傣):根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腹泻,红痢《滇药录》。
种子(凤眼果):甘,温。温胃,杀虫。用于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果荚(风眼果壳):平,淡。用于中耳炎,血痢,疝气;外用于痔疮。
在中国广东以南常植栽为庭院树,木材轻韧,可制器具。种子可供食用,种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
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若没有便会用假苹婆果实代替。由于苹婆年产量少,加上祭祀习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种植的果园,只有零星种植。
频婆木材可做家具、箱盒及一般建筑材料。树皮含纤维36%,可代麻制绳索或织麻袋,亦为造纸原料。苍荚果壳入药下蜜枣、陈皮共煎可治血疾。种子入药,有温胃、杀虫、明目及壮阳等功效。叶大、两面光洁,广东喜用其叶裹粽子、包糍粑。频婆树形优美,树冠圆球形,披叶浓密而四季常青,是优良的遮阴树和行道树木,每年可开花结实2次,花虽小而花序大,粉红色;荚果放射状排列,成熟时呈鲜红色,具有很好的观赏性。目前频婆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较高。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主编的《中国热带亚热带果树》(1998年)一书中将频婆推荐为“有发展前途的果树”。
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干果生产种类相当贫乏。作为商业性生产的仅有澳洲坚果、腰果、开心果等屈指可数的几种干果,而且均为引种的外来树种,其生态适应性较差。而苹婆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在种植发展上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繁殖和遗传改良材料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生态、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木,同时还是南方特有的母本粮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干果树种。
景观价值
树冠宽阔浓密。蓇葖果鲜红,果实可食用。宜作庭院风景树和行道树。广州极常栽植为庭院观赏树,扦插成活率高,虽大枝亦易成活。叶可裹粽。种子可食,风味仿如树菠萝子、板栗,珠三角来炆肉作菜,味极美。荚和蜜枣,陈皮煎服可治血痢。
树冠浓密,叶常绿,树形美观,不易落叶,也是 一种很好的行道树。
苹婆花的花语:一切随缘。
苹婆花,一种开在初夏时期的花种,没有花冠,花萼的颜色呈粉红色,是常绿乔木的花。常作为园林环境植物种植,也可作为药用植物种植。
2024 - 快车库 - 我的知识库 重庆启连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6002641号-10
企客连连 表单助手 企服开发 榜单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