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1280 查看

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英文名:Loquat),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是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与樱桃、梅子并称为“果中三友”。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4米。叶厚,深绿色,背面有绒毛,边缘成锯齿状。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是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至4米。小枝密生锈色绒毛。叶厚,深绿色,革质,倒披针形、倒卵形至矩圆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背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表面多皱、绿色,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萼筒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球形或矩圆形,黄色或桔黄色。果熟期5月~6月。果实呈卵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在5-7月左右香味较浓的橙黄色的果实成熟季节,洞庭山层层苍翠的群山之中,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有人喻为“黄金丸”,有人称之为“小金锤”。明代沈周诗云:“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

 

  枇杷树形颇美,而且生长迅速,叶绿茂盛,在不少地方被栽种为园艺观赏值物。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等省区均有产。枇杷清香鲜甜,略带酸味,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以安徽“三潭”最为著名。在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4~5月采收,剥去外皮,取果肉鲜用。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孰,比其他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枇杷树高一丈多,枝叶茂盛,叶背面有黄毛,四季都不凋谢。花期一般集中在十月到十二月,到三、四月结出像球一样的果,熟时颜色象黄杏,有小毛,皮肉很薄,核大像茅栗。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从十二月起到翌年五月均有果实成熟。

枇杷,古名天夏扇,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m;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30cm,宽3~10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的狭成叶柄,边缘有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花序梗、花柄、尊筒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直径1.2~2cm,花瓣内面有绒毛,基部有爪。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后脱落,果实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花期10~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因形似琵琶而得名。

 

枇杷果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cm,外果皮黄色或橙黄色,具柔毛,顶部具黑色宿存萼齿,除去萼齿可见一小空室。基部有短果柄,具糙毛。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厚3~7mm,内果皮纸膜质,棕色,内有1至多颗种子。气微清香,味甘、酸。枇杷品种极多,可分为红沙枇杷、白沙枇杷二类,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著名品种有圆种、鸡蛋红等;白沙枇杷生长、产量等都不如红沙枇杷,但品质优良,著名品种有圆种、育种、鸡蛋白等。种子可酿酒及提炼酒精;木材质坚韧,供制木梳、木棒等用材;叶和果实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又蒸制其叶取露,取名“枇杷叶露”,有清热、解暑热、和胃等作用;又为极好的蜜源植物,在蜂蜜中, “枇杷蜜”质优。叶含皂廿、苦杏仁廿、乌索酸、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Bl、维生素C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春,春萌新叶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累累金丸,古人称其为佳实。  

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挂在树上,每个果子长3-5厘米,成圆形、椭圆、或长状“琵琶形”。枇杷表面被有绒毛,未熟时青绿色,较硬实,芳香气味较浓。成熟后外皮一般为淡黄色,亦有颜色较深,接近橙红色的。果肉软而多汁,主要可分为白色及橙色两种;称“白沙”(白枇杷)及“红沙”。当中白沙甜,果型较小;红沙较酸或颇酸,相对较大。每个枇杷果子内有五个子房,当中一至五颗发育成棕色的种子,人工开发的无籽品种则无种子。

枇杷在年平均温度15度摄氏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结果,平均气温12度以上的地区能生长,而且抗寒能力甚强,成年树可抵抗-18度的低温,花能抵抗-4度的低温,而且花期长,较少全受冻害。加上枇杷对土壤、阳光的要求亦不高,因此在中国淮河以南的各地方都有栽种。除了中国以外,日本、美国(夏威夷及加利福尼亚)、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种枇杷。其中日本种植枇杷历史为江户末期由中国南部传入。日本种植枇杷历史已超过一千年。

枇杷树属亚热带树种,原产中国福建、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现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长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树栽培,江苏苏州吴中区(吴县)洞庭山(东山照种白沙枇杷),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塘栖(软条白沙)宁海.三门白枇杷,福建莆田的宝坑(大钟/解放钟)安徽省歙县为中国五大枇杷产地,福建莆田市的书峰乡、常太镇、云霄还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在每年的3月都会举办大型的枇杷节晚会。

枇杷适应性强,除植于公园外,也常植于庭园,作为园艺观赏植物。太湖边及湖中岛上的枇杷独佳,由于冬日水汽雾气,保护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硕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果、叶可供药用;木材红棕色,质硬而韧,可做手杖、木榔头、木棒等。

枇杷可以人工种植,也可以大棚种植.枇杷的生活习性: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严寒,生长缓慢,平均温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寿命较长,嫁接苗4~6年开始结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40年后产量减少。一般情况下河南省也可以栽培,但结果期低于零下2度幼果即受冻,栽培适区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最好为肥沃土壤,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枇杷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食用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每年三四月为盛产的季节,枇杷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的保健水果。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果糖、葡萄糖、及维生素A、B、C。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呢!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闷多痰。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除果实外,枇杷叶及枇杷核也是常用的中药材,枇杷叶具清肺胃热、降气化痰功能,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用于肺热干咳、胃痛、流鼻血、胃热呕秽,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枇杷核则用于治疗疝气,消除水肿,利关节。但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元代贾铭《饮食须知》提到“小麦勿同粟米、枇杷食”。

营养分析

1.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

2.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3、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枇杷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的保健水果。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呢!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枇杷的全身都是宝,树梗可以用来做中药;树叶可清热、治胃病;果肉的营养很高,常吃对儿童发育很有帮助,而且可以止咳、润肺、清热、利尿。

4. 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效,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闷多痰。

除果实外,枇杷叶及枇杷核也是常用的中药材,枇杷叶具清肺胃热、降气化痰功能,用于肺热干咳、胃痛、流鼻血、胃热呕秽;枇杷核则用于治疗疝气,消除水肿,利关节。枇杷,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更多信息搜索枇杷树基地,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其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皇”。

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中医传统认为,枇杷果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而现代医学更证明,枇杷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苦杏仁甙和白芦梨醇等防癌、抗癌物质。进入初夏,又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枇杷不仅味道好,其营养也相当丰富,据分析,其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鞣质、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 A、B、C等。其中,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在水果中高居第3位。而且,其含糖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主要由葡萄糖、果糖 和蔗糖组成,另外,枇杷中丰富的维生素B,对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枇杷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健胃的功效。常用于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呃逆等症。枇杷不仅果肉可入药,其核、叶、根也有药用价值。鲜枇杷洗净,生吃,就能治疗口干烦渴等不适。另外,将鲜枇杷50g,洗净去皮,加冰糖5g,熬半小时后服用,对于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特别有效。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分析,枇杷果实可食部份每100g 含蛋白质0.4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7g、粗纤维0.8g、灰分0.5g、钙22mg、磷32mg、铁0.3mg、丙种维生素3mg、类胡萝卜素1.33mg,其中钙、磷及胡萝卜素显著高于其他常见水果,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

注意:

肺痿咳嗽、胸闷多痰、劳伤吐血者及坏血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

脾虚泄泻者、糖尿病患者要忌食。

其果核中含有苦杏仁甙,有毒,所以千万不要误食,以免危害健康及生命。

提取物

熊果酸Ursolic acid乌索酸,乌苏酸枇杷叶提取物

熊果酸含量:25%,90%,98%HPLC

熊果酸CAS:77-52-1

熊果酸性状:白色精细粉末 75179466

熊果酸熔点及溶解度:mp283~287℃. 不溶于水,乙醇中溶解,溶解后无异物.

熊果酸别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三萜类化合物。

熊果酸分子式及分子量:C30H48O3 ;456.68

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发现它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另外,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熊果酸药理作用:熊果酸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三萜类化合物。

枇杷汁饮料

工艺流程

原料→洗涤→破碎榨汁→筛滤→加热→调配→装罐→排气→封口→杀菌→冷却→包装→成品。

工艺操作要点

原料选择:采用成熟的新鲜枇杷,或部分生产糖水楷杷选出的碎果肉,但必须新鲜卫生。

洗涤:原料先用流动水冲洗果子外表尘土等,然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分钟,以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核、梗、霉烂等不适加工部分。

破碎榨汁:用筛板孔径1.5~2.5mm的打浆机打出汁,再把楷杷肉渣经螺旋榨汁机榨出残余汁,加入0.02%~0.04%的抗坏血酸,以防止果汁氧化,并迅速进行热处理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加热:榨出的果汁在加入0.02%~0.04%的抗坏血酸后,迅速置于蒸气中加热,使原汁的中心温度达85~90℃,保持15秒后迅速过滤。

筛滤:上述果汁趁热通过绢布过滤,或以高速离心分离机分离出粗粒及粗纤维,再以绢布过滤,滤除粗纤维和碎果肉。

调配:过滤后的原汁按果汁饮料的规格要求及感官需求加入糖、水、柠檬酸制成天然饮料。

装罐、排气、封口:调整好的饮料装瓶,加热排气,控制果汁饮料的中心温度为90℃,保持1~2分钟,取出后稍冷迅速封口。

杀菌、冷却:装瓶好的饮料在蒸气中加热15分钟杀菌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即为成品。为了防止果汁饮料的褐变,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果汁与空气的接触及尽量避免果汁与金属材料直接接触。

感官指标:色泽为均匀的淡黄色,无沉淀物,口味纯正,甜酸适口,有明显的果香味。

枇杷银耳汤

材料:水发银耳100g,枇杷50g。

调料:葱段、姜片、盐、冰糖各适量。

做法:

银耳洗净,枇杷洗净,去子,切片

沙锅倒入适量冷水,加入银耳、葱段、[8]姜片、大火煮30分钟,捞出银耳,沥干,撕成小朵。

原锅洗净,倒入适量开水,加入枇杷、银耳、盐、冰糖,大火煮开。

将煮好的材料倒入碗中,上屉蒸至银耳软烂即可。

枇杷若没有鲜品,也可以用罐头枇杷代替。

选购与保存

在选购枇杷时,以个头大而匀称、呈倒卵形、果皮橙黄,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无青果为佳。枇杷不宜放冰箱,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如果把它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

产区及品种

枇杷产区

浙江的塘栖、三门、黄岩、宁海、安徽省歙县、福建省莆田和漳州市云霄县、江苏吴县(苏州吴中区)东西山,并称为全国六大枇杷产区。

杭州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主产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栖枇杷果形美观,色泽金黄,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甜酸适口,风味较佳,营养丰富。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塘栖枇杷初冬开花,花极清香,每一花束由60~90朵小花组成,五月果熟。每逢隆冬腊月,百花凋零,枇杷花冒寒开放,洁白如玉,深为历代文人和画师所喜爱,称之为“枇杷晓翠”。

据史书记载,塘栖早在隋代开始种植,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因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在唐代时已相当繁盛,并且有一定的栽培、贮运技术,视枇杷为“珍果之物”。据史书记载,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塘栖在明清时名列江南十大名镇之首,有“江南佳丽地”之称。

歙县三潭枇杷

安徽歙县三潭枇杷久负盛名,历史上是贡品。

兰溪虹霓山枇杷

2011年 5月25日,在兰溪市女埠街道举行的首届浙江农业吉尼斯枇杷擂台赛上,兰溪“虹霓山”枇杷成为“全省最甜枇杷”。虹霓山枇杷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枇杷擂台赛一等奖”。  擂台赛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主要量化指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测定仪检测,并有公证人员现场公证。 比赛共吸引了来自金华、温州、台州、杭州等地的11家枇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前来PK。经省农业厅专家现场检测,女埠街道虹霓山枇杷专业合作社的枇杷以18.1的糖分含量拔得头筹、穆坞枇杷专业合作社的枇杷以16.4的糖分含量夺得亚军,台州黄岩唐家枇杷专业合作社的枇杷以15.0的糖分含量夺得季军。

其他品种

枇杷属蔷薇科枇杷属。该属共20余种,原中国的有14个种,多数原产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山地,主要有:

1.普通枇杷 

普通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6~10m,树干灰褐色,粗糙,新梢密被茸毛,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近无柄,革质,叶背生锈色绒毛,叶缘锯齿状缺刻。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花萼、瓣各5枚,雄蕊多数,花柱5裂,子房下拉,5室,胚珠各2枚。果大,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2~6粒。各栽培品种均属木种。特点是冬花夏果。原生种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2.台湾枇杷 

台湾枇杷又称赤叶枇杷,原产台湾恒春。叶薄,果小,圆形,10月成熟,味甜可食,有治热病功效,耐寒力弱。可作砧木。其特点是夏花秋果。台湾、广东分布。

3.南亚枇杷

南亚枇杷又称云南枇杷,光叶枇杷,云南及印度北部有原生种。常绿大乔木

。叶两面平滑无毛,有光泽,叶柄长2~3cm。花有山楂香气。果小,椭圆形。种子1~2粒。特点是冬花夏果。

4.大花枇杷

大花枇杷在四川西部有原生种。叶缘反卷,初具茸毛,后脱落,叶柄长2.5~4.0cm。花大,直径2.0~2.5cm,雌蕊3枚。果较大,近圆形,橙红色,光滑。种子1~2粒。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特点是春花秋果。

5.栎叶枇杷 

栎叶枇杷产云南蒙自等及四川西部。小乔木。叶背密生倒伏状灰色茸毛。子房半上位。果小,卵形,肉薄可食。独核(1粒种子)。特点是秋花夏果。

6.怒江枇杷 

怒江枇杷产云南怒江沿岸。小乔木。叶面光亮,叶背黄色长柔毛。果球形。独核(1粒种子)。6~8月成熟。特点是春花秋果。 就品种而言,红肉种皮厚易剥,味甜质粗,宜于制罐头。而白肉种皮薄肉厚,质细味甜,适于鲜食。枇杷名品有:浙江余杭的“软条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钟”,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苏吴县的“照种白沙”,汁多质细,风味鲜甜。

原品种

解放钟:著名品种,1949年选出。果特大,平均61.04g,但由于早果性差,栽后四年挂果,易裂果,易受日灼,特别是风味偏淡、偏酸,品质明显不及大五星,在成都龙泉驿区80年代中期即被淘汰,原产地福建已基本停止发展,在枇杷新区可适量发展,但不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洛阳青:国内著名品种。平均果重32.g,丰产性能好,但果实酸度大,果型偏小,外观欠佳,商品性能差,可作为加工品种适量发展,但以鲜食为主的地区不宜盲目上马。

大红袍:果型偏小,不再发展。

洞庭枇杷:平均果重30.2g,味清淡,酸多甜少,品质较差,不宜再扩大种植规模。

早钟6号:早熟品种,平均果重25~30g,但果个小风味淡,售价一般,原产地福建已停止发展,新区可少量发展。

白沙枇杷(白玉枇杷):品质较佳,但果个偏小,平均果重25~30g,过熟后风味变淡,可适量发展。

长红3号:果重34.05g,果实风味偏淡,树易早衰,不宜规模发展。

8“光荣花”。“大红袍”黄皮但肉却透出红色,“光荣花”则是花蒂处长了一个明显的五角星从而命名。一级枇杷每公斤只有20来个,歙县三潭枇杷产区绵潭村甚至培植出每公斤只有10个的“枇杷王”。

五星品牌

早五星

早熟枇杷之王——早五星

成都龙泉驿区科技人员从实生树中选出,平均果重66g,极早熟,在成都地区一般在4月10日左右成熟,比大五星早熟20天左右,与早钟6号成熟期相当,但平均果重明显比早钟6号大一至两个等级,其它性状与大五星基本相同。该品种苗木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晚五星

晚熟枇杷之王——晚五星(红灯笼)

该品种是成都龙泉驿区科技人员1987年从该区美满村实生树中选出,原编号87-1-8。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定名为红灯笼,但在龙泉驿区当地,果农大都称该品种叫晚五星或迟五星。

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直立。叶片中大,浓绿,新叶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该品种重要特征之一)。成花极易,极丰产,采果后当年抽生的夏梢成花率在80%以上,每穗着果5~10粒。一般栽后第2年试花挂果,第3年正式投产,5年生树平均株产25kg,11年生树株产75kg,按平均亩栽111株计算,5年生果园平均亩产2750kg。比同龄早钟六号果园产量高161%,比同龄解放钟果园产量高136.2%。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极大,平均果重65.3g。果皮橙红色,果面无锈斑或极少,果粉中厚,鲜艳美观。果肉橙红色,肉极厚,平均肉厚1.21cm,肉质细嫩,汁液特多,风味浓甜。据四川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可食率76%。

该品种抗旱能力极强,成都龙泉驿区大多年份春旱严重,而定植于龙泉山石骨子瘠薄山地上的晚五星果园,每年都能获得较好收成。该品种未发现任何裂果和采前落果现象发生,在不套袋的情况下也不产生日灼果,而解放钟如不套袋,则日灼十分严重。该品种极晚熟,正常年景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成熟,最晚的一批果可在6月下旬是采收,比大五星成熟期晚20天,比著名的晚熟枇杷品种解放钟晚10天以上,有利填补市场空缺,市场售价比大五星高出50~100%。

晚五星枇杷是成熟期最晚的枇杷品种之一,处于发展初期,即使在该品种的原产地成都龙泉驿区,载培面积也不足100亩,投产面积不足50亩。

黄五星

最新选育良种——黄五星

最新选育而成,甜度比大五星略高,果实萼洼处五星较小,其它性状与大五星基本相同。

大五星

枇杷之王——大五星枇杷

大五星枇杷系成都龙泉驿区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最新品种,

是建国以来在枇杷育种上取得的重大成果。该品种具有如下特点:

果特大,商品性能好。经疏果后,平均果重81g,最大194g,是目前国内果实最大的枇杷品种,果重大五星枇杷果面极其美观。明显超过解放钟、洛阳青等著名品种(经2001年5月9日最新测试,经严格疏果,平均果重80.91g,最大果重206g;没有疏果的果园,平均果重66g,最大果重173g)。

树势中庸,早果性能好,极丰产。一般栽后第二年试花挂果,比解放钟的投产时间提早两年。每亩栽222株或111株,如果不疏花疏果,亩产可达5000kg,但为了确保该品种的商品性能,每年需大量疏花疏果,一般要疏掉2/3以上的花果,亩产保持2000kg即可。此外,稳产性能亦好,在正常管理水平下,几乎无大小年或大小年不明显。

风味浓甜,糖度高,品质极上等,克服了解放钟风味偏酸的缺点。糖11.5~12.6度,可溶性固形物13.5~14.8%,风味明显超过解放钟等国内著名品种,是生产高档枇杷鲜果的最佳品种。2000年5月15~16日,有一大公司在考察了福建、浙江等国内枇杷产区后来到龙泉驿、铜梁考察大五星枇杷,经自带的测糖仪测试,大五星鲜果的糖度达到13.2度,因此给予了大五星最高的评价,认为该品种是目前综合性状最优良的品种。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管理简便,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南方所有枇杷产区大力发展。据南方九个省区引种试栽后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大五星在各省的表现均超过当地的所有品种,在广东、广西的表现极佳,其品质、风味、产量明显超过四川,且在1999年底的大冻害中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果实硬度高,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常温下可贮运10天以上,在冷藏条件下可贮藏两个月。如从成都空运到上海市场,好果率可保持在99.5%以上。因此,有利于占领北方市场。果实采收期长,一般从第一批果上市到采果结束,前后时间长达20余天,大大缓解了销售压力。

可食率高,色泽金黄,外观诱人。根据2000年5月12日统计,可食率达到75.62%,明显超过解放钟和早钟6号。此外,果面金黄、斑点少,有利于作为高档果进入超市销售。

淡季上市。一般在成都地区5月初成熟,比解放钟早熟半个月。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江西南部4月下旬成熟,在广西、广东4月中旬成熟。此时百果未熟,刚好填补其它水果的空档,故经济价值极高。该品种属最新育成,无论从外观、果重,还是从丰产性、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均大大超过解放钟、洛阳青、太城4号、大红袍、田中、茂木、早钟6号、森尾早生等著名品种,在“ 99昆明世博会”上获银质奖(枇杷品种中的最高奖)。2000年6月10日,选送的大五星获得由泰国农业经济协会和台湾农产品开发研究中心主办的“21世纪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金象奖。

其他分类

   枇杷与樱桃、杨梅并称初夏三姐妹,品种有二百多种。枇杷论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类,早熟品种五月即能面市,中熟品种于六月大批登场,晚熟品种可延至七月上旬。

   依果形分,有圆果种和长果种之别,一般圆果种含核较多,长果种核少或独核者居多。

   按果实色泽分,又分为红肉种和白肉种,红肉种枇杷因果皮金黄而被称为“金丸”,如宋代陆游所写的“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白肉种枇杷肉质玉色,古人称之为“蜡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写“颗颗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飞书寄蜡丸”。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著名品种有圆种、鸡蛋红等;白沙枇杷生长、产量等都不如红沙枇杷,但品质优良,著名品种有圆种、育种、鸡蛋白等。

   就品种而言,红肉种皮厚易剥,味甜质粗,宜于制罐头。而白肉种皮薄肉厚,质细味甜,适于鲜食。枇杷名品有:浙江余杭的“软条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钟”,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苏吴县的“照种白沙”,汁多质细,风味鲜甜。

药用价值

  果:味甘酸、性平;核:味苦、性平,入肺、胃经;

  果:清肺生津止渴;核,祛痰止咳,和胃降逆;

  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

  应用于咳嗽:枇杷核9~15克,捣烂,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服,早晚各1次。 

适用人群

  1. 肺痿咳嗽、胸闷多痰、劳伤吐血者及坏血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

  2. 脾虚泄泻者、糖尿病患者要忌食。

 

选购与食用枇杷注意事项

  

  枇杷选购时,以个头大而匀称、呈倒卵形、果皮橙黄,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无青果为佳。

  

  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内,会因水气过多而变黑,一般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

  

  枇杷因含多酚类成分,剥皮后,容易褐化变色,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

  

  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

  

  糖尿病人忌食,脾虚滑泻的人应少吃或不吃。

食疗简介

功效:润肺下气;止渴。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主治:肺热咳喘,吐逆,烦渴,久咳不愈,阴虚肺燥,咯血;胃阴不足,咽干口渴,气失和降,干呕不欲食等症。

性能:果:味甘酸、微酸,性平。清肺生津止渴。

核:味苦、性平,入肺、胃经,生津止渴,祛痰止咳,和胃降逆。

参考:果肉含糖、蛋白质、脂肪、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C,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成分。

用法:生食,熬膏,或煎汤。

附方:枇杷果实包括果肉和果核在内。前者能润肺止咳,后者能化痰止咳,共奏润肺化痰、止咳降气的作用。用于肺经燥热,咳嗽咯痰。

食疗药方精选

治肺燥咳嗽:每次吃鲜枇杷果肉5枚,每日2次。

治肺癌热性咳嗽、咳脓痰与咳血者:枇杷叶15g(鲜品60g),粳米100g,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佐膳服用。

治胃癌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20g,陈皮25g,炙甘草15g,生姜3片,水煎服用,每日2次。

治胃癌肺转移呕哕、咳嗽、自汗:新鲜枇杷叶若干张,糯米250g。将糯米清水浸泡一宿,新鲜枇把叶去净叶上绒毛,洗净后包粽子,蒸熟后即可食用。每日1~2次,连服3~4天。

治咳嗽,黄疸,防治流感:枇杷叶(刷净毛)60g,水煎分两次服。

治糖尿病:枇杷根60g,水煎服。

治黄疸:枇杷根120g,水煎加入红糖适量,温服,每日一次,连续四日。

咳嗽:枇杷核9~15g,捣烂,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服,早晚各1次。

枇杷止咳汤:枇杷(果实)100g,剥开成两半,果核捣碎,加水煎汤服。

治胃热 :

【配方】枇杷15个。

【制法】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

【服法】每日早晚分服。

治疝气:

【配方】枇杷核10~20g。

【制法】将枇杷核杵碎,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汤。

【服法】每日2次,服之。

枇杷减肥

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枇杷肉中含0.4g蛋白质、6.6g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是很有效的减肥果品。

中医理论认为,减肥应以健脾,利水,化痰为本,而枇杷具备了这些功效,故为很好的减肥果品。以下介绍两种枇杷的吃法:

枇杷膏

原料:枇杷肉500g,冰糖600g。

制法:将冰糖入沸水中煮熬至化,加入枇杷肉继续煮至浓稠的膏状即成。

枇杷粥

材料:枇杷、菊花、生石膏、粳米

做法:将以上的药材用布包好,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再加入粳米煮粥即可。

使用方法:每天服用三次,半个月即可。

功效:枇杷和菊花都有清胃泻肺的作用,能够治疗因肺胃积热而产生的粉刺。

枇杷酒

原料:酒精度为10~12的低度糯米酒0.8L,枇杷600g,丁香2g,香草豆6g,柠檬皮10g,白砂糖450g,冷开水1.1L。

制法:

将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洗净去皮去核的枇杷,浸泡2小时,再将捣碎的香草豆放入,搅拌均匀;

将柠檬皮洗净,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切成丝;

取干净容器将酒放入,后将柠檬丝放入,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

取干净容器,将枇杷混合液放入,再将柠檬混合液放入,搅拌均匀,最后倒入冷开水,搅拌均匀。#5静置后贮存1~2个月,过滤去渣。

材料:枇杷,冰糖,低度白酒

  做法:

不去皮的要去掉两头;

表皮划上纹路,放冰糖;

用30~40度左右的低度白酒,泡了将近三个月。

性味:甘酸,凉。

①《蜀本草》:“《图经》云,味甘酸。”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肺,兼入肝。”

功能主治:润肺,止渴,下气。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本草纲目》:“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并渴痰。”

《本草新编》:“枇杷叶,味苦,气平,无毒。入肺经,止咳嗽,下气,除呕哕不已,亦解口渴。用时去毛,但只用之以止阴虚之咳嗽,他嗽不可用也。”

《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孟诜:利五脏。

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注意

元代贾铭《饮食须知》提到“小麦勿同粟米、枇杷食”。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但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枇杷因其神奇功效被评为“果之冠”,历史上常被作为贡品。枇杷花、叶均可入药,枇杷叶具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用,为治疗肺气咳嗽的要药。

明万历年间曾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广按察使司右参政、两浙合政、湖广兵备副使的云霄先贤林偕春,在他的文稿《云山居士集》(载明史·艺文志)中,有多处描述种植枇杷的诗文。云霄祀奉林偕春的庙宇“云山书院”中设有260首求医药签,多有以枇杷叶为药件的处方。可见云霄在明代已盛产枇杷,且其功用为百姓所熟知。

清代光绪年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曾二度(公元1878年和1889年)在云霄任同知,就经常以当地盛产的枇杷花、枇杷叶、枇杷根置于其住地,供百姓煮水饮用,以滋阴降火,清肺化痰,治疗感冒咳嗽、肺胃盛热、口干舌燥。他常对百姓说道:“这是民间药品,省钱又能治病。”

食物相克

元代贾铭《饮食须知》提到“小麦勿同粟米、枇杷食”。

小处方

防治流行性感冒

  配方:批把叶15克。

  制作:将枇杷叶去毛,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即成。

  服法:连服3天。

治咳嗽

方案一

  配方:枇杷12个,冰糖30克。

  制法:将枇杷去皮、去核,与冰糖入锅,加适量水煎汤,即可。

  服法:服法每日1剂,连服5日。

 

方案二

  配方:枇杷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枇杷核去外壳,晒干,捣碎,入锅,加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去渣,然后加冰糖,即成。

  服法:每日2次服用。

  功效:最适用于咳嗽痰多者。

 

治肺热咳嗽

  配方:枇杷若干。

  制法:将枇杷去皮,生食。

  配方:服法每日10-15个,分2-3次吃完

 

治胃热

  配方:枇杷15个。

  制法: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

  服法:每日早晚分服。

栽培方法

1、枇杷种植宜选择平整,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历年耕种的高产旱地,以土壤pH6.0为最适宜,选地必须考虑水源,保证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园能灌溉,交通和运输方便。不宜选用地势低平容易积水的土地。种植前要全面深耕30cm以上。

2、有灌溉条件宜在2~3月份种植;没有灌溉条件的应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种植。

3、气候温暖,枇杷树生长快,种植密度宜为960.5株/hm,株行距3m×3.5m,定植3年后可投产。经一定年限后再实行间伐,有利于管理和获得早期丰产。

4、在种植前一年的9~10月份,趁土壤湿润开挖深60cm、口宽80cm、底宽70cm的定植坑,同时把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每定植坑施入30kg农家肥或糖泥、0.8kg钙镁磷肥作底肥,与表土混合后施入植穴,再将原底土全部回填。回填工作必须在种植枇杷苗2个月前结束,以使基肥充分腐熟、填土沉实。移栽苗应选无病虫、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嫁接口粗度要在l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接口以上45~50cm(最好是分枝的)。种植时,苗株根颈部应以地面平齐,不能过深,应剪去部分叶片、嫩枝,以减少蒸发。种植时让细土和根系充分接触,压实根部周围土壤,每株必须浇约20L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盖一层细土。在离地面45~50cm处定干。

加强幼树管理

定植后第1年需施浓度为10%~30%的人粪尿3~4次;第2年株施农家肥或腐熟糖泥15kg和复合肥0.8kg;注意防治病虫害,酸性土要施适量石灰,促进幼树茁壮成长。

幼树当年抽发的枝梢,选l枝作主干,留4~5枝培养为第l层主枝;主干生长距第l层主枝50cm摘心,促使萌发轮生枝培养第2层主枝3~4枝。主干生长距第2层主枝50cm再摘心,促使萌发轮生枝培养第3层主枝3~4枝;主枝再生长到70cm时拉成水平枝并摘心,促进副主枝萌发,使树冠矮化。经两年半的培养,分枝达到6~7级。统一定干后,第一次抽发的枝梢为4~5个,培养为一级主枝,在每一主枝上抽发第一次梢3~4枝,形成第二副主枝,在每条副主枝上再抽发2~3个枝梢形成3级骨干枝,然后在骨干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促控花芽分化

环割、拉枝、轻折伤枝促控花芽分化

6月下旬,在主干上环割2~3道,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伤口预防病菌感染;6~7月,将所有枝径lcm以上、枝长70cm以上的主侧枝拉成与主干成50~55角,牵引枝梢向水平方向发展,使枝丫倾斜生长,略有下垂;其它枝条采取扭枝、揉枝让其改变枝条生长方向,以利花芽形成。

4.2 肥水促控花芽分化

6~8月,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6~8月拉枝后到花芽形成前,如果仍然无法控制旺枝生长,可在叶面喷施600~800倍磷酸二氢钾和硼酸的混合液2~3次。6~9月,对生长旺盛的枇杷树,要开沟排雨水,降低土壤水分,要适当截断表土的部分根群,降低枝条水分。

4.3 用调节剂促控花芽分化

使用多效唑(PP333)土施0.5g/m+叶面喷施l 000mg/L,在6月20日和30日左右各处理一次;或者在6~8月每月各叶面喷施多效唑1000mg/L一次,使夏梢很快停止生长,增大细胞液浓度和C/N浓度,促进花芽形成。

施肥管理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施肥。投产枇杷园每年株施农家肥25kg和N、P、K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2kg。9~10月花穗开始出现,施肥量要占全年施肥量20%~30%;疏果后,以复混肥为主配施钾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20%~30%;大量采果前后1周,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40%~50%。

要疏除树冠过小、位置不当、花芽过多花穗。支轴刚分离时,剪除花穗的绝大多数支轴,只留中部2~3个比较健壮的支轴;在能分辨果实发育的好坏时进行疏果,强枝多留、弱枝少留,留下果穗中段花期相近、大小一致的幼果,留果不宜分散。大果型的早钟6号、解放钟每穗留3~5粒;中果型的长红3号每穗留4~6粒。为防止阳光暴晒造成果实颜色不均匀及果皮结痂,应在最后一次疏果后喷雾一次杀虫杀菌剂,用牛皮纸制作大小适宜的纸袋作果穗套袋,套时使纸袋鼓起,避免果实接触纸袋,袋口用细铁丝扎。

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污叶病、枝干褐腐病、枇杷断梢虫、梨小食心虫、红蜘蛛、蝙蝠。预防叶斑病、污叶病,要在各次新稍叶片长到一半时开始喷杀菌剂保护叶片,一般用等量式波尔多液0.5%~0.6%,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 000倍液喷雾,10~15d喷一次,共2次。预防枝干褐腐病,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发现病斑及早刮除并把病皮烧毁,在刮净的伤口上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干后再涂波尔多液有利伤口愈合;病斑面积大,刮除困难的,可用利刀在树皮上每隔2cm纵划l道深达木质部的伤口,涂上1︰15的浓碱水;未发病的枝干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5d喷一次,连续3次,予以预防。冬季使用石灰浆刷白树干,使用50%杀螟松乳油l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l 500倍液、5%尼索朗可湿性粉剂l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有效防治害虫。蝙蝠主要危害果实,可在果园布置粘网捕捉。

采收和处理

8.1 适期采收

果实全面着色,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充分成熟,品质最佳时采收。烈日下不采果。采果必须轻拿轻放,用手捏住果柄,小心用果剪剪下,果柄短于lcm,避免擦掉果面茸毛,不能碰伤果实,以免产生褐变,影响外观,降低商品价值。

8.2 分级包装

采果后,在果园就地按国家标准(GB/Tl38 67~92鲜枇杷果)或按买方要求分级包装。

8.3 运输

要求迅速、平稳、低温。如果有条件使用冷藏链系统最好。(选自陇川农业信息网)

温度要点

枇杷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

繁栽要点

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点以向南而风少处为好。

需肥要点

氮是枇杷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增施氮肥可增强树势,延迟开花期,对防冻也有一定效果。氮充足时树势壮,枝粗叶大,花量适中,果大产量高。氮过多时枝梢徒长,果实虽大,但色、味均淡,果肉较硬。氮不足时长势弱,枝梢少且细短,叶小而薄,老叶早脱落,果小产量低。

磷大量存在于枇杷的繁殖器官中,施磷可提高坐果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果实含糖量。缺磷的枇杷根系生长差,叶小、色暗绿,生长衰弱。

钾大量存在于果实中,叶片、新梢含钾量也高。增施钾肥对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品质量有明显作用。钾还能促进枝条充实,提高抗病能力。

钙在枇杷体内是含量最多的元素,钙可以调节树体的酸碱度,在含钙丰富的土壤上,枇杷树势健旺。缺钙时枇杷芽色变褐、枯死。镁是叶绿素的成分,镁不足时叶脉间失绿,叶片发黄,提早脱落。

由枇杷植株整体看,钙含量占干物质重量的0.71%,钾占0.53%,氮占0.39%,镁占0.10%,磷占0.06%。对枇杷果肉的分析,除氮外还有钙、镁、钾、钠、磷、铁、锰、锌、硼等,其中铁的含量最多,为126~700毫克/100克;钾其次,为210毫克/100克。分析正常枇杷叶片,含氮1.35%,磷0.09%,钾0.4%,钙0.16%,镁0.05%,如果哪一种元素低于上述含量,则表明枇杷缺乏该种元素。因此,叶片分析可以作为枇杷施用的依据。

大棚栽培技术

栽培为的使绿色枇杷能保证提供优质果品。设施栽培有以下的一些技术:

大棚保温

枇杷是果树大棚栽培较为容易的树种之一。因为它在盖棚时,就已经是开花结果,无须进行促花促果。并且通过大棚的保温效能,既可避免冬季和早春的低温霜冻为害;又能促使果实加速发育,提早成熟,抢占市场,获取高效益。选择大棚栽培的枇杷品种,应具有以下的特性要求:

早熟性:因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成熟期虽有些影响;但是,应该从当地的实际情况观察:该品种具有早熟性。这样经大棚栽培后,能够早成熟,早抢占市场。

果形大:要求在经过疏花疏果后,果实能达到的最大果重;如:红砂类的单果重在50g以上;白砂类在30g以上。

果色艳:要具有该品种固有的色泽,即:红砂类的果皮为橙黄色或橙红色;白砂类的果皮为黄色或橙黄色。着色均匀,锈斑较少。

糖度高:要求红砂类的可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白砂类达14%以上。鲜食味感较甜。

生长势强健:就是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树势强健。

根据这些要求,适宜大棚栽培的枇杷品种有:红砂类的糖琪枇杷、黄岩5号、细核枇杷、塘栖早丰等。白砂类的溪上白砂、白梨(又名“白荔枝”)软条白砂、早种等。

盖棚时期,大棚保温栽培,为的使枇杷早性花结的幼果,既不遭低温冻害;又能促其发育。所以能使枇杷果实早熟早采。虽然枇杷有极少数的花,能在9月下旬就开放,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期间,南方有些地方的气温有时尚较高。枇杷盖棚以后,易因棚内气温猛升,使树体遭受高温为害而大量落叶。所以,枇杷盖棚的比较安全时期应在第一次低温寒潮来临之前。从气候条件衡量,是12月上旬或中旬。当然,盖棚时期的早迟,与棚内果实的成熟采收期有关。如果确能将棚内的温湿度调节得好,在9月上、中旬就盖棚的,果实在次年2月上、中旬就能成熟上市。

盖棚后的管理,是枇杷大棚保温栽培成败的关键。棚内管理的病害防治、疏花疏果、根外施肥等,温度、湿度、光照的管理技术。

一温度管理,要根据枇杷的不同物候期进行调控。

《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如:

幼果发育缓慢期:白天温度应该是10~20℃,最高温度可超过25℃,但不能超过35℃。夜间的最低温度是5℃。

幼果快速发育期:要求白天温度在25℃以上;但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在7~10℃。

果实着色成熟期:白天温度在25~30℃,也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在7~10℃。

二湿度管理,空气湿度过高,或土壤水分过多,都不利枇杷的生长发育。

空气相对湿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湿度要求,如:

开花期:即盖棚后一个月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

幼果发育缓慢期:要求70~80%。

幼果快速发育期:前期为80~85%;后期应为65~70%。后期湿度大,有碍果实着色,所以将湿度降低。

果实采收期:只要70~75%。

土壤水分:不宜太多。所以棚内一般不灌水。若遇特殊天气,土壤确实缺水,应采用软管滴灌或膜下暗沟蓄水渗灌等方法,以免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三光照调控,光照影响着枇杷花芽和幼果的发育,也影响果实着色。而光照过强,却要灼伤果实。所以要求:

增光。方法有:

①用棚内挂反光幕;或地面铺白色地膜,增加反射光,使枇杷树冠的下部和内膛,都能接受较多的漫散光。

②用长波辐射的白炽灯和短波辐射的白色日光灯结合,给棚内补光。

遮光:为预防高温烈日对成熟果实的日灼;或棚内短时间的降温需要进行遮光时,可用有色的塑料薄膜、草帘、遮阳等遮阴,减弱棚内的光照度。

枇杷以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卸棚后抓紧抓好管理,促发健壮的夏梢,以利达到年年丰产的目的。卸棚后的主要管理工作有:施肥、修剪、病虫防治等。施肥有:卸棚肥(即:采果肥)和棚前肥(即:花前肥)。修剪要以短截为主,删疏为辅,注意控制树冠高度和促生内膛枝等。要密切注意灰斑病和黄毛虫等的发生、为害,并及时防治。

大棚避雨

这是露地栽培的枇杷园增产增质的有效方法。枇杷果实从快速膨大期到成熟期,有些品种容易裂果。裂果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是因多雨,园地排水不良;或是久晴骤雨、久雨骤晴等不良天气所形成。

预防裂果的方法颇多:加强肥培,增强树势;及时排水或抗旱;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都有效果。而前面介绍的喷射乙烯利,也有作用。大棚保温栽培的枇杷树,基本上无裂果。本节是介绍露地栽培的枇杷树,在采取避雨栽培后,对预防裂果有明显的作用,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各品种的裂果时期的早迟而定。如果是裂果时期较早,要在果实快速膨大期就设置。以浙江黄岩来说,从4月15日开始。但是,大多是在果实初成熟时开始。亦以浙江黄岩衡量,是5月10日左右。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避雨设施有多种形式;但都是因陋就简,取材容易,方法简单。

伞式:是以单株独立的避雨设施。即在树冠中间,捆扎着一支直立的竹竿,竹竿上架着塑料薄膜,似一把遮阳伞。

天幕式:要在枇杷园四角,用竹或木各立有支柱,再在支柱之间用铁丝拉起,然后将塑料薄膜架上,并将薄膜的四边在铁丝上打捆缚住或用夹子夹牢。也有不立支柱,而利用园边杂树,将铁丝拉在杂树上的,架设成幕帐。

棚架式:先在园边用竹或木架成棚,再将塑料薄膜铺盖架上,成为架空的棚膜。

设置后的管理较为简单。主要是防止大风掀掉薄膜。如遇高温烈日,一是揭开薄膜,待到下午4时左右,重又盖膜;二是在膜上盖遮阳网,减弱光照。下雨前,一定要盖好薄膜。

地膜覆盖技术

枇杷园地膜覆盖是省工、省本,方法简易,作用较多,效果显著的设施栽培之一。地膜覆盖有许多的作用,如:

一避免松土带来土壤性状恶化

中国历史上有中耕松土的习惯。其实,这是人为地使土壤性状恶化。原因是:

松土后

《枇杷、杨梅栽培与管理》

细土或肥土易被雨水冲刷。

经常松土,不但有碍根系吸收,同时要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酶的活性,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有效养分的供应。

松土次数多了,会使土壤因细粒下陷的作用而形成板结。这种细粒下陷,有机械操作和雨水下渗的共同作用。可是,都因松土带来的影响。所以,地膜覆盖后就可避免因松土而带来土壤恶化的负效应。

二改善土壤条件

地膜覆盖后,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加强,土温能得到调控。如:

避免肥料因雨水冲刷而流失。更因防止土中氮素因氨化而挥散。有利土壤肥力的有效发挥。

避免因大雨或久雨造成土壤水分过多;又可防止长期干旱土壤缺水的危害。

调节土壤温度。不会因夏季过高而冬季过低影响枇杷生长。据我们观察:盖膜园的表土温度在夏季最高不超过30℃,比露地低5.5~6.5℃;而冬季(12月~次年1月),在0~40cm的土层中,盖膜园的土温要比露地高2.99℃,不会结冰,有利根系生长。

三增加枇杷园的漫散光

漫散光对枇杷树冠下部或内膛的结果很有利。因为用白色地膜覆盖,在晴天的白天,透过地膜的自然光只有70~80%,而不能透过地膜的自然光,就被反射成为枇杷园空间的漫散光。枇杷园若是漫散光充足,树冠下部的果实发育好,果面光泽好,糖分增多。

四减少病虫害

为害枇杷的舟形毛虫,冬季以蛹在土中越冬,地膜覆盖可以阻碍其成虫羽化。为害干基的腐烂病,因为地膜覆盖能避免土壤积水,从而减少腐烂病的发生。更因地膜覆盖之后,可避免根部的白纹羽病的危害。所以地膜覆盖能减轻枇杷病虫害。因而可减少农药使用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地膜覆盖能使枇杷增强树势,增产显著,提高品质,还能省工、节本。从许多对比试验证实,地膜覆盖增效明显。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的需要,地膜覆盖分为全年覆盖或季节覆盖两类。全年覆盖:宜在秋冬季覆盖。这样能保用1年。待1年后,如有破损,进行修复。季节覆盖:虽然覆盖时间短;但效果还是显著的。分为:春覆:主要是为了促进开花结果;使树冠内膛提高花质;促进幼果发育;还能使春草枯死。时期在1月上、中旬。夏覆:主要是防止暴雨冲刷园土,促进夏梢萌发。时期在5月上旬。秋覆: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预防秋旱为目的。时期在8月下旬。冬覆:为的是提高土温,增强幼果抗冻力。时期在10月下旬。

地膜覆盖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应注意:

要全畦覆盖:就是园内除沟道外,都要用地膜进行覆盖,绝不能只覆盖在树干附近,否则,起不了覆盖的作用。

要选用无毒地膜:地膜有白色地膜、黑色地膜等多种。可是,绝不能用有毒的地日本又研制一种透气性地膜,其性能和效用要超过过去所用的地膜,具有透气、轻便、耐久性强等特点,更加适用。

园地积水,及早排掉。绝不能以覆盖地膜去消除积水。若是根部有病,应该先治病后盖膜,以免盖膜后加重根部病害。

枇杷晾根是推迟开花,增强抗冻力的措施。盖地膜的枇杷园,应揭开地膜后晾根。但是,在晾根施肥后,不能马上盖膜。要在施肥后20天以上再盖膜,以免产生氨气而毒害根部。

防风屏障建设

防风屏障对于海涂地或平原开阔地栽培枇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有些山脊地或迎风的山地,也是非建设不可的。防风屏障对绿色枇杷的作用,可归纳成以下3方面:

一阻挡大风和减轻寒害:建设防风屏障,主要是为了阻挡大风,有利枇杷生长发育。如:

因枇杷的根系较浅。有了防风屏障,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避免枇杷树掀翻。

阻挡寒风,提高温度。据资料介绍:因为防风林的影响,温度可以提高0.5~1℃。所以,防风屏障可以减轻枇杷花和幼果的寒害。

二有利天敌的活动和滋生:许多吃食枇杷害虫的益虫、益鸟等天敌,喜欢在树木中活动和滋生。由于有防风屏障的建立,为它们创造有利条件,也对控制枇杷害虫产生积极的影响。如:

因捕食蚜虫的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都喜阴凉。在夏秋季高温时,虽然枇杷园内找不到;但它们都要到屏障去活动。

因为防风屏障中的木麻黄、槐树等裂皮多,草蛉喜欢去裂缝中越冬,待翌年再返回枇杷园。此外,小黑花蝽也要去翘皮下占个越冬位置,来年再吮吸鳞翅目幼虫的汁液。

许多食蚜蝇因枇杷上的蚜虫不多时,就转到屏障林木上捕食蚜虫。寄生蝇的成虫要到屏障中找槐花、冬青花吸吮蜜汁,延长生命,增加产卵率。

赤眼蜂对危害枇杷果实的梨小食心虫卵寄生率达90%左右。原来在屏障树木中有褐带卷蛾,待赤眼蜂繁殖了大批的后代后,再扑入枇杷园。

大山雀、灰喜鹊、柳莺等益鸟,都要在屏障林木中筑窠育婴。成为枇杷园中捕食害虫的猎手。

有益的动物为了保存生命和繁衍后代,不得不回避农药,到屏障林中去栖息。

三调节枇杷园中的气候条件:防风屏障除了减轻寒害外;还因枇杷喜阳耐阴,有了屏障林木的遮荫作用,使炎热的高温天气降低园间温度;或是上午能推迟曝晒,下午能提早成荫。此外,防风屏障能挡住寒冷的燥风、湿热的暖风和海涂地枇杷树受的苦涩的卤咸风,调节园间湿度,利于枇杷生长。

作为绿色枇杷的防风屏障,要求达到:

枇杷园建立前,将土地整理好,成为“井”字形或“田”字形。小区面积2~3公顷。设置主道、支道、排灌水渠和水沟、防风屏障等规则。面积小的枇杷园,只要在西面和北面设置防风林。面积大的,要在北面设宽林带、东面和西面设中林带,南面设窄林带。

防风屏障的宽度,根据园地面积的大小,设:宽林带8~10m阔;中林带5~6m阔;窄林带3m左右。

防风屏障的树种要高矮树搭配。高树种有水杉、木麻黄、枫香、白榆等;低树种有法国冬青、冬青、女贞、紫穗槐、青皮竹等。因?争亍⒐?桑等易招引天牛为害,不宜作防风屏障树种。

在防风屏障防治病虫时,同样不能用中毒或高毒农药,以免污染环境。防风屏障也要加强管理,及时补缺。若是生长过分衰弱,也要施肥。使防风屏障发挥更大的效能。

嫁接换种技术

1.切接 切接法操作容易,成活率高,萌发抽梢快,接穗用量省,是枇杷嫁接换种最佳接法。

锯(剪)砧:在换种树上选分布均匀、斜生的1~2级分枝2~3个,距分枝15~22cm处锯断,剪口应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锯口断面皮层用嫁接刀削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锯口断面皮层用嫁接刀削平滑,留嫁接部下面分枝角度大的斜生侧枝节1~2个作“抽水枝”,其余枝条从主干分杈处锯除,嫁接部位离地面高度约1米左右。

切砧:选树皮光滑处,在皮层与木质部交界处,略向木质部倾斜5~10度,稍带木质部纵切一刀,深2~2.5cm,切口平直,接部径粗6厘米以上的,在断面相对面切两处切口,嫁接两个接穗,便于接部断面尽快愈合。

削接穗:左手倒握接穗,右手握刀,在接穗基部稍带木质部削长2~2.5cm的长削面,相对一面切成45度的斜面,长1~1.5cm的短削面,两刀相交处成一线,倒转接穗,留1~2个芽眼削断、接穗削成楔形,长3~4cm,具有1~2个饱满芽眼,芽眼应处在两削面之间,长、短两削面要平直。

插穗、包扎: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务必对齐、密切紧贴,插穗深度以微露削面为宜,以利与砧木断面伤口愈合。插穗后马上用薄膜带包扎,先在接部中上处紧扎两圈,固定接穗,使接穗与砧木切口形成层密贴,后用薄膜覆盖砧木断面,继续环扎薄膜带,包裹整个嫁接部,接穗部分用地膜留芽眼包裹。

2.嵌接 适用于主干高、嫁接部位干径粗15cm以上的换种树,嵌接操作较困难,成活率比切接低,接穗要求粗且用量大。

锯砧:一般在离地40~50cm处锯砧,主干应留1/4倒砧,切忌锯断。如树冠较大,锯砧前应先锯除树冠部分大枝条,减轻树冠重量,防主干撕裂、断砧。

砧木锯槽:用手锯在断面光滑处一侧纵锯宽1厘米左右,深1.2~1.5cm,长5~6cm的楔形缺口,用嫁接刀修切锯槽,使槽内比槽外略宽,槽上比槽下略宽,槽下部2厘米处由内向外倾斜,槽两侧要修切平直。在相应的对面同样开一个槽。

削插接穗:在接穗枝条对称的两侧,稍带木质部削成长4~5cm的斜面,向内的一侧下端削长约2厘米的短斜面,深达接穗木质髓部,呈楔形,其形状与接口大小相似,穗削成后,对准两侧形成层插入接口,稍向下轻敲,使穗砧密贴。

包扎:接口空隙用锯屑堵塞,接部用薄膜带绑扎牢固,断面覆盖薄膜并扎紧,接穗部分用地膜留芽眼包裹。

食林广记

安徽三潭枇杷全国闻名,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4~5月采收(福建云霄早钟六号一般于2月初即可采收,誉为“开春第一果”),剥去外皮,取果肉鲜用。

相关诗作

苏轼的诗中亦曾提及这种水果:“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如宋代陆游所写的“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白肉种枇杷肉质玉色,古人称之为“蜡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写“颗颗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飞书寄蜡丸”。

宋代宋祁诗句:“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是对枇杷树的花、叶、果的写实,非常确切。唐代羊士谔诗句:“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鰯鰯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有余妍,春禽自流悦。”描绘了枇杷树如亭亭玉立抄女,不与人争春,而在万花凋零,秋叶飘落和晚秋季节里,才开始孕育花蕾到寒冬开放,迎着雾雪,独显高洁,留下金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代沈周诗云:“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