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关于 script 标签的一切

602 查看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script 标签是用来指定在网页上执行哪个 JavaScript 的。Script 标签可以直接包含 JavaScript 代码,或者指向一个 JavaScript 外链 URL。

Script 标签按照它们出现的顺序被执行

下面的代码很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

使用外链资源时加载次序没有那么直观,但依然是成立的:

如果你混合使用外链和内联的 JavaScript,这个规则同样适用。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网站有很慢的脚本在页面较前部分被加载,你的网页加载就会被显著拖慢。这也意味着后加载的脚本可以依赖先加载的脚本。

页面元素在它之前的所有脚本都加载完毕之前是不会执行渲染的。这意味着你可以你可以在页面加载之前在网页上做各种疯狂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不在意因此而造成的性能问题。

然而这个规则不适用于你在网页加载完成之后通过 document.appendChild 之类的方法添加 script 标签到 DOM 中。这些标签会根据浏览器请求处理完成的先后执行脚本,不再保证加载顺序。

当一个 script 标签被执行,在它之前的 HTML 元素可以访问(但是在它之后的还不能用)

你可以想象 HTML 解析器一个标签一个标签地访问文档,当它解析到 script 标签时,马上执行其中的 JavaScript。这意味着只有当开始标签出现在当前脚本之前的 DOM 节点才可以在当前 JavaScript 中被访问(通过 querySelectorALl,jQuery 等等)。

一个有用的推论是 document.head 在任何写在网页上的 JavaScript 几乎总是可用。document.body 只有当你将 script 标签写在 <body> 标签中或者它之后的时候才可用。

asyncdefer

HTML5 添加了两个工具来控制脚本的执行。

  • async 表示“不用马上执行它”。更具体地它表示:我不介意你在整个网页加载完成之后执行这个脚本,把它放在其他脚本执行之后。这对于统计分析脚本来说非常有用,因为页面上没有其他的代码需要依赖于统计脚本执行。定义一个页面需要的变量或函数在 async 的代码中是不行的,因为你没有方法知道什么时候 async 代码将会被实际执行。
  • defer 表示“等待页面解析完成之后执行”。它大致等价于将你的脚本绑定到DOMContentedLoaded 事件,或者使用 jQuery.ready。当这个代码被执行,DOM 中的一切元素都可用。不同于 async,所有加了 defer 的脚本将会按照它们出现在 HTML 页面中的顺序执行,它只是推迟到 HTML 页面解析完毕后开始执行。

type 属性

从历史上看(自 Netsacpe 2 诞生起),在 script 标签上是否写上 type=text/javascript 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通过 type 设置一个非 JavaScript 的 MIME 类型,浏览器不会执行它。当你想要定义你自己的语言时,这会很酷:

这段代码实际执行结果由你自己决定,例如:

定义 runEmeraldCode 函数留给你们作为练习。

如果你有特别的需要,你也可以重写页面上 script 标签的默认 type,方法是通过一个 meta 标签:

或者一个请求返回一个 Content-Script-Type header。

可以读一下 Web 上奇怪的脚本语言的一个简短历史这篇文章有关于 type 用法的更详细信息。

integrity 属性?

integrity 属性是子资源完整性新规范的一部分。它允许你为脚本文件将包含的内容内容提供一个 hash。这意味着可以防止在传输的时候内容丢失或者被恶意修改。就算使用了 SSL,这个规范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有时候你要加载的资源是你无法控制的站外资源,比如 code.jquery.com

如果你选择使用它,你要在 script 标签里包含一个 hash 类型以及 hash 值,将它们以连字符隔开。看起来类似下面这样:

我还没有看到有人用了它,然而如果你知道有哪个网站用了,可以在下面评论。

还可以用 crossorigin

虽然还没有完全被标准化,但是一些浏览器支持 crossorigin 属性。基本的想法是,浏览器会限制对非同源资源的使用(同源资源是指相同的协议、hostname 以及端口,例如: `http://google.com:80)。

这是为了防止你,例如,向你的竞争对手网站发请求,注销你的用户在对方网站的账号(这不好!)。这个问题牵扯到 script 标签虽然有点意外,但如果实现了 crossorigin,你只要加一个 handler 到window.onerror 事件上,就能在看控制台上看到一些警告信息,提示你引入了一个不该引入的外站脚本。在安全的浏览器下,除非你指定 crossorigin 属性,不然加载外站脚本不会出错。

crossorgin 不是一个神奇的安全手段,它所做的只是让浏览器启用正常的 CORS 访问检查,发起一个 OPTIONS 请求并检查 Access-Control header。

document.currentScript

IE 不支持的一个新奇的东西是个叫做 document.currentScript 的属性。它指向当前正在被执行的脚本。如果你想要从你嵌入的 script 标签中拿一些属性来用,它会非常有用。我个人非常高兴它还没有被完全支持,否则它会让我们在一部分工作中渴望嵌入更复杂的代码。

onafterscriptexecute?!

这个超没用,因为它只被 Firefox 支持。使用 onbeforescriptexecute 能让你绑定事件到每一个脚本的执行前和执行后,这很酷。

如果你对这个感到好奇,你可以研究下。event 对象包含一个被执行的脚本的引用,而 before 事件能通过 perventDefault() 取消脚本的执行。

for / event

到今天, HTML5 规范包含了一个很少见的,以前是 IE 特殊的方法来绑一段代码到一个事件。你应该能向下面这样让一段代码不被执行直到页面加载完成:

这段代码在 Chrome 或者 Firefox 下不能实际工作,但是它依然能够在 IE 下工作。

NOSCRIPT

如同你父母一样,很难相信 JavaScript 也曾经年少过。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时间你不能确定是否一个浏览器支持 JavaScript。更糟的是,你甚至不能确定那个浏览器能识别 script 标签。而如果一个浏览器不能识别标签,它应该会将它渲染成一个 inline 元素,意味着你所有 JavaScript 代码会被作为文本渲染在页面上!

幸运地是,规范已经能足够有效地避免这个情况发生,你只需要将你的代码包在 HTML 注释里,那些不支持脚本的浏览器会把下面的文本当做注释:

当然,像很多事情一样,XHTML将这变得更糟。XML用特殊的方法来转义可能包含结束标签的内容,这是 CDATA 的来历:

像上面这样写,你的代码可以是一个规范的 XHTML。它对实际功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它对你作为一个 Web 开发者的荣誉也许很重要(现在这个时代,谁还用 XHTML 啊——译者注)。

浏览器也包含一个有用的方法来让你把那些不支持 JavaScript 人赶走,通过 noscript 标签。<noscript> 标签里的内容只有浏览器不支持脚本的时候才会被渲染出来:

如果你有敏锐的观察力,你会意识到 noscript 不接受 type 参数,这使得那些使用别的type 类型的脚本的页面上如果出现 noscript 会显得有点歧义。noscript 实际行为在各个浏览器下有所不同。

Script 标签和 innerHTML

通过 DOM 动态添加到页面上的 script 标签会被浏览器执行:

通过 innerHTML 动态添加到页面上的 script 标签则不会被执行: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原因不是很确定,但是它解决了一个小问题:“是否有一个办法让一个 script 标签在 Chrome 代码检查器中显示但不实际执行?”你可以利用这个来对你的同事做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