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
数组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Swift中改变了以前Objective-C时代NSMutableArray和NSArray分开的做法,统一到了Array唯一的数据结构。下面是最基本的一些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声明一个不可修改的数组 let nums = [1, 2, 3] let nums = [Int](count: 5, repeatedValue: 0) // 声明一个可以修改的数组 var nums = [3, 1, 2] // 增加一个元素 nums.append(4) // 对原数组进行升序排序 nums.sortInPlace({$0 < $1}) // 将原数组除了最后一个以外的所有元素赋值给另一个数组 let anotherNums = Array(nums[0 ..< nums.count - 1]) |
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操作:数组可以依靠它们实现更多的数据结构。Swift虽然不像Java中有现成的队列和栈,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数组配合最简单的操作实现这些数据结构,下面就是用数组实现栈的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 用数组实现栈 class Stack { var stack: [AnyObject] init() { stack = [AnyObject]() } func push(object: AnyObject) { stack.append(object) } func pop() -> AnyObject? { if (!isEmpty()) { return stack.removeLast() } else { return nil } } func isEmpty() -> Bool { return stack.isEmpty } func peek() -> AnyObject? { return stack.last } } |
集合和字典
这两个数据结构经常使用的原因在于,查找数据的时间复杂度为O(1)。这两个在实战中经常与数组配合使用,请看下面这道题:
给一个整型数组和一个目标值,判断数组中是否有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目标值
这道题是传说中经典的2Sum,我们已经有一个数组记为nums,也有一个目标值记为target,最后要返回一个Bool值。
最粗暴的方法就是每次选中一个数,然后遍历整个数组,判断是否有另一个数使两者之和为target。这种做法时间复杂度为O(n^2)。
采用集合可以优化时间复杂度。在遍历数组的过程中,用集合每次保存当前值。假如集合中已经有了目标值减去当前值,则证明在之前的遍历中一定有一个数与当前值之和等于目标值。这种做法时间复杂度为O(n),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func twoSum(nums: [Int], _ target: Int) -> Bool { var set = Set<Int>() for num in nums { if set.contains(target - num) { return true } set.insert(num) } return false } |
如果把题目稍微修改下,变为
给定一个整型数组中有且仅有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目标值,求两个数字在数组中的序号
思路与上题基本类似,但是为了方便拿到序列号,我们采用字典,时间复杂度依然是O(n)。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func twoSum(nums: [Int], _ target: Int) -> [Int] { nt) -> [Int] { ؋面是最基本的一些实现。
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操作:数组可以依靠它们实现更多的数据结构。Swift虽然不像Java中有现成的队列和栈,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数组配合最简单的操作实现这些数据结构,下面就是用数组实现栈的示例代码。
集合和字典这两个数据结构经常使用的原因在于,查找数据的时间复杂度为O(1)。这两个在实战中经常与数组配合使用,请看下面这道题:
这道题是传说中经典的2Sum,我们已经有一个数组记为nums,也有一个目标值记为target,最后要返回一个Bool值。
如果把题目稍微修改下,变为
思路与上题基本类似,但是为了方便拿到序列号,我们采用字典,时间复杂度依然是O(n)。代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