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图灵:与传奇剥离

378 查看

英文原文:Alan Turing: Separating the man and the myth,翻译:Aki君@译言

6月23日是图灵的100年诞辰,同时距离他的逝世也越过了58个年头。图灵的死在当时的媒体界仅激起了些许涟漪,而如果他不是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死去,或许连那一点点涟漪都不会有。

1954年6月11日的每日邮报以《床边的毒苹果》为题报导了图灵的死,其中包括了法医的调查结果,称这位独居的单身汉在情绪失衡后以一个浸过氰化物的毒苹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尽管图灵被誉为英国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名声还远没有大到登上报纸头条的地步,每日邮报的这则新闻,也仅仅在一页几十则新闻中占据了其中的几个版面,不过比起很多其他全国性报纸,每日邮报虽然简短,却至少报导了他的逝世。

时间快进到现在,图灵已经不再是一个死得比活着更引人关注的人,而是人们要用一整年来纪念其成就和影响的数学家。2012年被官方宣布为图灵年,全世界约50个国家和组织举行了各式活动纪念图灵,包括展览、会议、电视和收音节目,英国甚至为他发行了特别版邮票。他临终时床边的那个苹果,也成了继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之后科学界最著名的一颗。有人声称图灵做毒苹果是为了效仿他最喜爱的童话——白雪公主里面的那颗,而且不断有传闻说苹果公司著名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是由此而来的。尽管据作家兼演员兼主持人的技术爱好者Stephen Fry说,当苹果公司创建者乔布斯被他问到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时,他回答:“这不是真的,但上帝啊,我们多希望它是真的!”

现代英雄

图灵之所以当今被人们如此看重有着很多合理原因。他是二战期间布莱切利园密码破译的领军人物(译者:二战时,布莱切利园曾经是英国政府进行密码解读的主要地方)。他开发了用以破译极端复杂的德军恩尼格玛秘密码的机电装置——“图灵甜点”,最终造就了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而随着那些包裹在他成就周围的层层谜团被逐渐剥开,人们得以在多年以后一窥其全景。或许还有一个因素,尽管这个因素在他身前显然没有起到作用:战争过后,这位“独居的单身汉”——很多当年的每日邮报读者一定读懂了这个暗示他是同性恋的说法——因他的性向遭受迫害并被化学阉割以致他可能为此在年仅41岁时选择结束自己生命,这样不公正的对待引起了众怒,30000人联名上书要求政府对此道歉,2009年,英国首相布朗发表了明确的致歉声明,称图灵遭到如此残忍的对待令人寒心。

这些解释了大半为什么我们现在过着“图灵年”,但不止于此。从以前遭受不公对待默默无闻,到今日收到如潮般赞誉,图灵已然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带着神话色彩的现代科学英雄了,这吸引力不仅从他自身优秀而来,还归功于由他衍生而出的作品创作。

除开基于他的人生际遇创作的戏剧和电视剧,在斯蒂芬森的经典科幻小说《编码宝典》中亦有着以图灵为原型的小说角色;在罗伯特哈里斯小说的电影版《迷》中,他显然是破译者汤姆杰里科这个角色的主要灵感来源——汤姆果断是双性恋(这两者在原作小说中区分度更高一点),他甚至还在英国成人讽刺漫画杂志先锋 Viz的连环画里做了一下配角。

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只要实事求是地描述这个科学家,很大层面上是好的,但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而我们已经开始将那些虚构的东西当做图灵真实的人生了。

图灵常被誉为“计算机之父”,或“计算机科学之父”、或者“人工智能之父”,有时候三者兼有。作为大多数人唯一熟知的布莱切利园破译者,图灵经常被描述为完全无需他人协助就破解了恩尼格玛密码机的人。而且人们总是说,如果没有了图灵,我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码字,你也不知到哪里看我码的字了

那些说法说真亦真,说假亦假,这听上去可能像要破解恩尼格玛一样让人云里雾里,但事实确是如此,正如我之前写到的,我们只是喜欢这位许多年前天才的传奇故事。图灵或许是“一个人住”,但他不是一个人工作的。比如他著名的破译机“图灵甜点”是经过数学家戈登威尔士曼和工程师哈罗德调整而成的,之所以叫图灵甜点(Bombe)也是因其基于波兰密码学家的破译机Bomba研发而成。

图灵是主角,这点无可非议,但整场戏并非一场独角戏。声称图灵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这点更加值得质疑,首先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都有很多个“爹”(还有几个“妈”),但即使没有了图灵做的贡献,你真的觉得我们会没有相类似的电脑用吗?

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一种不一样的图灵测试,不用以区分人类和机器人,而是让我们在塑造科学英雄时,分清事实和虚构,不忘多数科学进步集体协作的本质。毫无疑问,图灵是上世纪拥有最杰出才智的人之一,但将他的成就放于聚光灯下的同时,不应将其合作者的贡献隐入更深的阴影处。

阿兰·图灵:与传奇剥离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作者按:广受赞誉的密码破译者艾伦图灵毫无疑问是上世纪拥有最杰出才智的人之一,但我们也应该记住,他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仅仅是一场独角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