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教你 “飙” EventBus 3

420 查看

Bugly 技术干货系列内容主要涉及移动开发方向,是由 Bugly 邀请腾讯内部各位技术大咖,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感悟撰写而成,内容均属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EventBus对于Android开发老司机来说肯定不会陌生,它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的事件发布/订阅框架,开发者可以通过极少的代码去实现多个模块之间的通信,而不需要以层层传递接口的形式去单独构建通信桥梁。从而降低因多重回调导致的模块间强耦合,同时避免产生大量内部类。它拥有使用方便,性能高,接入成本低和支持多线程的优点,实乃模块解耦、代码重构必备良药。

作为Markus Junginger大神耗时4年打磨、超过1亿接入量、Github 9000+ star的明星级组件,分析EventBus的文章早已是数不胜数。本文的题目是“教你飙巴士”,而这辆Bus之所以可以飙起来,是因为作者在EventBus 3中引入了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注解分析生成索引)技术,大大提高了EventBus的运行效率。而分析这个加速器的资料在网上很少,因此本文会把重点放在分析这个EventBus 3的新特性上,同时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并结合源码分析及UML图,以直观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学习EventBus 3的用法及运行原理。

1. 新手上路——使用EventBus

1.1 导入组件

打开App的build.gradle,在dependencies中添加最新的EventBus依赖:

compile 'org.greenrobot:eventbus:3.0.0'

如果不需要索引加速的话,就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步了。而要应用最新的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则比较麻烦,因为注解解析依赖于android-apt-plugin。我们一步一步来,首先在项目gradle的dependencies中引入apt编译插件:

classpath 'com.neenbedankt.gradle.plugins:android-apt:1.8'

然后在App的build.gradle中应用apt插件,并设置apt生成的索引的包名和类名:

apply plugin: 'com.neenbedankt.android-apt'
apt {
    arguments {
        eventBusIndex "com.study.sangerzhong.studyapp.MyEventBusIndex"
    }
}

接着在App的dependencies中引入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

apt 'org.greenrobot: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3.0.1'

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应用了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却没有设置arguments的话,编译时就会报错:
No option eventBusIndex passed to annotation processor

此时需要我们先编译一次,生成索引类。编译成功之后,就会发现在\ProjectName\app\build\generated\source\apt\PakageName\下看到通过注解分析生成的索引类,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初始化EventBus时应用我们生成的索引了。

1.2 初始化EventBus

EventBus默认有一个单例,可以通过getDefault()获取,也可以通过EventBus.builder()构造自定义的EventBus,比如要应用我们生成好的索引时:

EventBus mEventBus = EventBus.builder().addIndex(new MyEventBusIndex()).build();

如果想把自定义的设置应用到EventBus默认的单例中,则可以用installDefaultEventBus()方法:

EventBus.builder().addIndex(new MyEventBusIndex()).installDefaultEventBus();

1.3 定义事件

所有能被实例化为Object的实例都可以作为事件:

public class DriverEvent { public String info; }

在最新版的eventbus 3中如果用到了索引加速,事件类的修饰符必须为public,不然编译时会报错:Subscriber method must be public

1.4 监听事件

首先把作为订阅事件的模块通过EventBus注册监听:

mEventBus.register(this);

在3.0之前,注册监听需要区分是否监听黏性(sticky)事件,监听EventBus事件的模块需要实现以onEvent开头的方法。如今改为在方法上添加注解的形式:

@Subscribe(threadMode = ThreadMode.POSTING, priority = 0, sticky = true)
public void handleEvent(DriverEvent event) {
    Log.d(TAG, event.info);
}

注解有三个参数,threadMode为回调所在的线程,priority为优先级,sticky为是否接收黏性事件。调度单位从类细化到了方法,对方法的命名也没有了要求,方便混淆代码。但注册了监听的模块必须有一个标注了Subscribe注解方法,不然在register时会抛出异常:

Subscriber class XXX and its super classes have no public methods with the @Subscribe annotation

1.5 发送事件

调用post或者postSticky即可:

mEventBus.post(new DriverEvent("magnet:?xt=urn:btih……"));

到此我们就完成了使用EventBus的学习,可以在代码中尽情地飚车了。项目接入了EventBus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呢?举一个常见的用例:ViewPager中Fragment的相互通信,就不需要在容器中定义各种接口,可以直接通过EventBus来实现相互回调,这样就把逻辑从ViewPager这个容器中剥离出来,使代码阅读起来更加直观。

在实际项目的使用中,register和unregister通常与Activity和Fragment的生命周期相关,ThreadMode.MainThread可以很好地解决Android的界面刷新必须在UI线程的问题,不需要再回调后用Handler中转(EventBus中已经自动用Handler做了处理),黏性事件可以很好地解决post与register同时执行时的异步问题(这个在原理中会说到),事件的传递也没有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性能消耗,足以满足我们大部分情况下的模块间通信需求。

2. 变身老司机——EventBus原理分析

在平时使用中我们不需要关心EventBus中对事件的分发机制,但要成为能够快速排查问题的老司机,我们还是得熟悉它的工作原理,下面我们就透过UML图来学习一下。

2.1 核心架构

EventBus的核心工作机制透过作者Blog中的这张图就能很好地理解:

订阅者模块需要通过EventBus订阅相关的事件,并准备好处理事件的回调方法,而事件发布者则在适当的时机把事件post出去,EventBus就能帮我们搞定一切。在架构方面,EventBus 3与之前稍老版本有不同,我们直接看架构图:

先看核心类EventBus,其中subscriptionByEventType是以事件的类为key,订阅者的回调方法为value的映射关系表。也就是说EventBus在收到一个事件时,就可以根据这个事件的类型,在subscriptionByEventType中找到所有监听了该事件的订阅者及处理事件的回调方法。而typesBySubscriber则是每个订阅者所监听的事件类型表,在取消注册时可以通过该表中保存的信息,快速删除subscriptionByEventType中订阅者的注册信息,避免遍历查找。注册事件、发送事件和注销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数据结构来展开。上面的Subscription可以理解为每个订阅者与回调方法的关系,在其他模块发送事件时,就会通过这个关系,让订阅者执行回调方法。

回调方法在这里被封装成了SubscriptionMethod,里面保存了在需要反射invoke方法时的各种参数,包括优先级,是否接收黏性事件和所在线程等信息。而要生成这些封装好的方法,则需要SubscriberMethodFinder,它可以在regster时得到订阅者的所有回调方法,并封装返回给EventBus。而右边的加速器模块,就是为了提高SubscriberMethodFinder的效率,会在第三章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啰嗦。

而下面的三个Poster,则是EventBus能在不同的线程执行回调方法的核心,我们根据不同的回调方式来看:

  1. POSTING(在调用post所在的线程执行回调):不需要poster来调度,直接运行。

  2. MAIN(在UI线程回调):如果post所在线程为UI线程则直接执行,否则则通过mainThreadPoster来调度。

  3. BACKGROUND(在Backgroud线程回调):如果post所在线程为非UI线程则直接执行,否则则通过backgroundPoster来调度。

  4. ASYNC(交给线程池来管理):直接通过asyncPoster调度。

可以看到,不同的Poster会在post事件时,调度相应的事件队列PendingPostQueue,让每个订阅者的回调方法收到相应的事件,并在其注册的Thread中运行。而这个事件队列是一个链表,由一个个PendingPost组成,其中包含了事件,事件订阅者,回调方法这三个核心参数,以及需要执行的下一个PendingPost。

至此EventBus 3的架构就分析完了,与之前EventBus老版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分发事件的调度单位从订阅者,细化成了订阅者的回调方法。也就是说每个回调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先级,执行线程和是否接收黏性事件,提高了事件分发的灵活程度,接下来我们在看核心功能的实现时更能体现这一点。

2.2 register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订阅者的类来找回调方法,把订阅者和回调方法封装成关系,并保存到相应的数据结构中,为随后的事件分发做好准备,最后处理黏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老版本的EventBus是允许事件订阅者以不同的ThreadMode去监听同一个事件的,即在一个订阅者中有多个方法订阅一个事件,此时是无法保证这几个回调的先后顺序的,因为不同的线程回调是通过Handler调度的,有可能单个线程中的事件过多,事件受阻,回调则会比较慢。如今EventBus 3使用了注解来表示回调后,还可以出现相同的ThreadMode的回调方法监听相同的事件,此时会根据注册的先后顺序,先注册先分发事件,注意不是先收到事件,收到事件的顺序还是得看poster中Handler的调度。

2.3 post

总的来说就是分析事件,得到所有监听该事件的订阅者的回调方法,并利用反射来invoke方法,实现回调:

这里就能看到poster的调度事件功能,同时可以看到调度的单位细化成了Subscription,即每一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先级和是否接收黏性事件。在源代码中为了保证post执行不会出现死锁,等待和对同一订阅者发送相同的事件,增加了很多线程保护锁和标志位,值得我们每个开发者学习。

2.4 unregister

注销就比较简单了,把在注册时往两个数据结构中添加的订阅者信息删除即可:

上面经常会提到黏性事件,为什么要有这个设计呢?这里举个例子:我想在登陆成功后自动播放歌曲,而登陆和监听登陆监听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登陆流程走得特别快,在登陆成功后播放模块才注册了监听。此时播放模块便会错过了【登陆成功】的事件,出现“虽然登陆成功了,回调却没执行”的情况。而如果【登陆成功】这个事件是一个黏性事件的话,那么即使我后来才注册了监听(并且回调方法设置为监听黏性事件),则回调就能在注册的那一刻被执行,这个问题就能被优雅地解决,而不需要额外去定义其他标志位。

至此大家对EventBus的运行原理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复杂耗时的自动机,但大部分时候事件都是一瞬间就能分发到位的,而大家关心的性能问题反而是发生在注册EventBus的时候,因为需要遍历监听者的所有方法去找到回调的方法。作者也提到运行时注解的性能在Android上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才会以索引的方式去生成回调方法表(下一章会详细介绍)。而EventBus源码分析的文章早已是数不胜数,这里就不再大段大段地贴代码了,主要以类图和流程图的形式让大家直观地了解EventBus3的整体架构及核心功能的实现原理,把源码分析留到后面介绍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中再进行。大家如果想要深入学习EventBus 3的话,在本文结尾的参考文章中有很多写得很棒的源码分析

3. 涡轮引擎——索引加速

在EventBus 3的介绍中,作者提到以前的版本为了保证性能,在遍历寻找订阅者的回调方法时使用反射而不是注解。但现在却能在使用注解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性能,同时作者在博客中放出了这张对比图:

可以看到在性能方面,EventBus 3由于使用了注解,比起使用反射来遍历方法的2.4版本逊色不少。但开启了索引后性能像打了鸡血一样,远远超出之前的版本。这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提高EventBus性能的“涡轮引擎”。(下面的源码分析为了方便阅读,添加了部分注释,并删减了部分源码,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到官方的github上查看原版源码)。

首先我们知道,索引是在初始化EventBus时通过EventBusBuilder.addIndex(SubscriberInfoIndex index)方法传进来的,我们就先看看这个方法:

public EventBusBuilder addIndex(SubscriberInfoIndex index) {
    if(subscriberInfoIndexes == null) {
        subscriberInfoIndexes = new ArrayList<>();
    }
    subscriberInfoIndexes.add(index);
    return this;
}

可以看到,传进来的索引信息会保存在subscriberInfoIndexes这个List中,后续会通过EventBusBuilder传到相应EventBus的SubscriberMethodFinder实例中。我们先来分析SubscriberInfoIndex这个参数:

public interface SubscriberInfoIndex {
    SubscriberInfo getSubscriberInfo(Class<?> subscriberClass);
}

可见索引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能拿到订阅者的信息。而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如果我们没有编译过,是找不到的。这里就得看我们在一开始在配置gradle时导入的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org.greenrobot.eventbus.Subscribe")
@SupportedOptions(value = {"eventBusIndex", "verbose"})
public class 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 {
    /** Found subscriber methods for a class (without superclasses). 被注解表示的方法信息 */ 
    private final ListMap<TypeElement, ExecutableElement> methodsByClass = new ListMap<>();
    private final Set<TypeElement> classesToSkip = new HashSet<>(); // checkHasErrors检查出来的异常方法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ocess(Set<? extends TypeElement> annotations, RoundEnvironment env) {
        Messager messager = processingEnv.getMessager();
        try {
            String index = processingEnv.getOptions().get(OPTION_EVENT_BUS_INDEX);
            if (index == null) { // 如果没有在gradle中配置apt的argument,编译就会在这里报错
                messager.printMessage(Diagnostic.Kind.ERROR, "No option " + OPTION_EVENT_BUS_INDEX +
                        " passed to annotation processor");
                return false;
            }
            /** ... */
            collectSubscribers(annotations, env, messager); // 根据注解拿到所有订阅者的回调方法信息
            checkForSubscribersToSkip(messager, indexPackage); // 筛掉不符合规则的订阅者
            if (!methodsByClass.isEmpty()) {
                createInfoIndexFile(index); // 生成索引类
            } 
            /** 打印错误 */
    }

    /** 下面这些方法就不再贴出具体实现了,我们了解它们的功能就行 */
    private void collectSubscribers // 遍历annotations,找出所有被注解标识的方法,以初始化methodsByClass
    private boolean checkHasNoErrors // 过滤掉static,非public和参数大于1的方法
    private void checkForSubscribersToSkip // 检查methodsByClass中的各个类,是否存在非public的父类和方法参数
    /** 下面这三个方法会把methodsByClass中的信息写到相应的类中 */
    private void writeCreateSubscriberMethods
    private void createInfoIndexFile
    private void writeIndexLines
}

至此便揭开了索引生成的秘密,是在编译时apt插件通过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分析注解,并利用注解标识的相关类的信息去生成相关的类。writeCreateSubscriberMethods中调用了很多IO函数,很容易理解,这里就不贴了,我们直接看生成出来的类:

/** This class is generated by EventBus, do not edit. */
public class MyEventBusIndex implements SubscriberInfoIndex {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Class<?>, SubscriberInfo> SUBSCRIBER_INDEX;
    static {
        SUBSCRIBER_INDEX = new HashMap<Class<?>, SubscriberInfo>();
        // 每有一个订阅者类,就调用一次putIndex往索引中添加相关的信息
        putIndex(new SimpleSubscriberInfo(com.study.sangerzhong.studyapp.ui.MainActivity.class, true, new SubscriberMethodInfo[] {
            new SubscriberMethodInfo("onEvent", com.study.sangerzhong.studyapp.ui.MainActivity.DriverEvent.class, ThreadMode.POSTING, 0, false), 
            // 类中每一个被Subscribe标识的方法都在这里添加进来
        })); 
    }
    // 下面的代码就是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中写死的了
    private static void putIndex(SubscriberInfo info) {
        SUBSCRIBER_INDEX.put(info.getSubscriberClass(), info);
    }
                
    @Override
    public SubscriberInfo getSubscriberInfo(Class<?> subscriberClass) {
        SubscriberInfo info = SUBSCRIBER_INDEX.get(subscriberClass);
        if (info != null) {
            return info;
        } else {
            return null;
        }
    }
}

可见,子类中hardcode了所有注册了EventBus的类中被Subscribe注解标识的方法信息,包括方法名、方法参数类型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封装到SimpleSubscriberInfo中,我们拿到的索引其实就是以订阅者的类为Key、SimpleSubscriberInfo为value的哈希表。而这些hardcode都是在编译的时候生成的,避免了在在EventBus.register()时才去遍历查找生成,从而把在注册时需要遍历订阅者所有方法的行为,提前到在编译时完成了。

索引的生成我们已经明白了,那么它是在哪里被应用的呢?我们记得在注册时,EventBus会通过SubscriberMethodFinder来遍历注册对象的Class的所有方法,筛选出符合规则的方法,并作为订阅者在接收到事件时执行的回调,我们直接来看看SubscriberMethodFinder.findSubscriberMethods()这个核心方法:

List<SubscriberMethod> findSubscriberMethods(Class<?> subscriberClass) {
    List<SubscriberMethod> subscriberMethods = METHOD_CACHE.get(subscriberClass); 
    if (subscriberMethods != null) {
        return subscriberMethods; // 先去方法缓存里找,找到直接返回
    }
    if (ignoreGeneratedIndex) { // 是否忽略设置的索引
        subscriberMethods = findUsingReflection(subscriberClass);
    } else {
        subscriberMethods = findUsingInfo(subscriberClass);
    }
    /** 把找到的方法保存到METHOD_CACHE里并返回,找不到直接抛出异常 */
}

可以看到其中findUsingInfo()方法就是去索引中查找订阅者的回调方法,我们戳进去看看这个方法的实现:

private List<SubscriberMethod> findUsingInfo(Class<?> subscriberClass) {
    // 最新版的EventBus3中,寻找方法时所需的临时变量都被封装到了FindState这个静态内部类中
    FindState findState = prepareFindState(); // 到对象池中取得上下文,避免频繁创造对象,这个设计很赞
    findState.initForSubscriber(subscriberClass); // 初始化寻找方法的上下文
    while (findState.clazz != null) { // 子类找完了,会继续去父类中找
        findState.subscriberInfo = getSubscriberInfo(findState); // 获得订阅者类的相关信息
        if (findState.subscriberInfo != null) { // 上一步能拿到相关信息的话,就开始把方法数组封装成List
            SubscriberMethod[] array = findState.subscriberInfo.getSubscriberMethods();
            for (SubscriberMethod subscriberMethod : array) {
                if (findState.checkAdd(subscriberMethod.method, subscriberMethod.eventType)) {
                    // checkAdd是为了避免在父类中找到的方法是被子类重写的,此时应该保证回调时执行子类的方法
                    findState.subscriberMethods.add(subscriberMethod);
                }
            }
        } else { // 索引中找不到,降级成运行时通过注解和反射去找
            findUsingReflectionInSingleClass(findState);
        }
        findState.moveToSuperclass(); // 上下文切换成父类
    }
    return getMethodsAndRelease(findState); // 找完后,释放FindState进对象池,并返回找到的回调方法
}

可以看到EventBus中在查找订阅者的回调方法时是能处理好继承关系的,不仅会去遍历父类,而且还会避免因为重写方法导致执行多次回调。其中需要关心的是getSubscriberInfo()是如何返回索引数据的,我们继续深入:

private SubscriberInfo getSubscriberInfo(FindState findState) {
    if (findState.subscriberInfo != null && findState.subscriberInfo.getSuperSubscriberInfo() != null) { // subscriberInfo已有实例,证明本次查找需要查找上次找过的类的父类
        SubscriberInfo superclassInfo = findState.subscriberInfo.getSuperSubscriberInfo();
        if (findState.clazz == superclassInfo.getSubscriberClass()) { // 确定是所需查找的类
            return superclassInfo;
        }
    }
    if (subscriberInfoIndexes != null) { // 从我们传进来的subscriberInfoIndexes中获取相应的订阅者信息
        for (SubscriberInfoIndex index : subscriberInfoIndexes) {
            SubscriberInfo info = index.getSubscriberInfo(findState.clazz);
            if (info != null) { return info; }
        }
    }
    return null;
}

可见就在这个方法里面,应用到了我们生成的索引,避免我们需要在findSubscriberMethods时去调用耗时的findUsingReflection方法。在实际使用中,Nexus6上一个Activity注册EventBus需要10毫秒左右,而使用了索引后能降低到3毫秒左右,效果非常明显。虽然这个索引的实现逻辑有点绕,而且还存在一些坑(比如后面讲到的混淆问题),但实现的手段非常巧妙,尤其是“把耗时的操作在编译的时候完成”和“用对象池减少创建对象的性能开销”的思想值得我们开发者借鉴。

4. 驾驶宝典——踩坑与经验

4.1 混淆问题

混淆作为版本发布必备的流程,经常会闹出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且不方便定位,尤其是EventBus这种依赖反射技术的库。通常情况下都会把相关的类和回调方法都keep住,但这样其实会留下被人反编译后破解的后顾之忧,所以我们的目标是keep最少的代码。

首先,因为EventBus 3弃用了反射的方式去寻找回调方法,改用注解的方式。作者的意思是在混淆时就不用再keep住相应的类和方法。但是我们在运行时,却会报java.lang.NoSuchFieldError: No static field POSTING。网上给出的解决办法是keep住所有eventbus相关的代码:

-keep class de.greenrobot.** {*;}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到是因为在SubscriberMethodFinder的findUsingReflection方法中,在调用Method.getAnnotation()时获取ThreadMode这个enum失败了,所以我们只需要keep住这个enum就可以了(如下)。

-keep public enum org.greenrobot.eventbus.ThreadMode { public static *; }

这样就能正常编译通过了,但如果使用了索引加速,是不会有上面这个问题的。因为在找方法时,调用的不是findUsingReflection,而是findUsingInfo。但是使用了索引加速后,编译后却会报新的错误:Could not find subscriber method in XXX Class. Maybe a missing ProGuard rule?

这就很好理解了,因为生成索引GeneratedSubscriberIndex是在代码混淆之前进行的,混淆之后类名和方法名都不一样了(上面这个错误是方法无法找到),得keep住所有被Subscribe注解标注的方法: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
    @de.greenrobot.event.Subscribe <methods>;
}

所以又倒退回了EventBus2.4时不能混淆onEvent开头的方法一样的处境了。所以这里就得权衡一下利弊:使用了注解不用索引加速,则只需要keep住EventBus相关的代码,现有的代码可以正常的进行混淆。而使用了索引加速的话,则需要keep住相关的方法和类。

4.2 跨进程问题

目前EventBus只支持跨线程,而不支持跨进程。如果一个app的service起到了另一个进程中,那么注册监听的模块则会收不到另一个进程的EventBus发出的事件。这里可以考虑利用IPC做映射表,并在两个进程中各维护一个EventBus,不过这样就要自己去维护register和unregister的关系,比较繁琐,而且这种情况下通常用广播会更加方便,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4.3 事件环路问题

在使用EventBus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模块相互监听,来达到一个相互回调通信的目的。但这样一旦出现死循环,而且如果没有相应的日志信息,很难定位问题。所以在使用EventBus的模块,如果在回调上有环路,而且回调方法复杂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就要考虑把接收事件专门封装成一个子模块,同时考虑避免出现事件环路。

5. 车神之路——写在最后

当然,EventBus并不是重构代码的唯一之选。作为观察者模式的“同门师兄弟”——RxJava,作为功能更为强大的响应式编程框架,可以轻松实现EventBus的事件总线功能(RxBus)。但毕竟大型项目要接入RxJava的成本高,复杂的操作符需要开发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想在成熟的项目中快速地重构、解耦模块,EventBus依旧是我们的不二之选。

本文总结了EventBus 3的使用方法,运行原理和一些新特性,让大家能直观地看到这个组件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让大家在考虑是否在项目中引入EventBus时心里有个底。最后感谢Markus Junginger大神开源了如此实用的组件,以及组内同事在笔者探究EventBus原理时提供的帮助,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后都能有所收获,成为NB的Android开发老司机。

参考

  1. EventBus 3 Beta

  2. Markus Junginger - EventBus 3 beta announced at droidcon

  3. Skykai - EventBus 3.0 源代码分析

  4. yydcdut - EventBus3.0源码解析

  5. TmWork - EventBus源码解析

  6. 鸿洋 - Android打造编译时注解解析框架

  7. YoKey - 用RxJava实现事件总线(Event Bus)


腾讯 Bugly 是一款专为移动开发者打造的质量监控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便捷的定位线上应用崩溃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案。智能合并功能帮助开发同学把每天上报的数千条 Crash 根据根因合并分类,每日日报会列出影响用户数最多的崩溃,精准定位功能帮助开发同学定位到出问题的代码行,实时上报可以在发布后快速的了解应用的质量情况,适配最新的 iOS, Android 官方操作系统,鹅厂的工程师都在使用,快来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