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规范:按照官方文档,定义在外部类(封装类)内部的类称之为nested class,根据是否被static关键字修饰又分为两类:static nested classes 和 inner classes。
class OuterClass {
static class StaticNestedClass {}
class InnerClass {}
}
使用嵌套类的好处在于:
当某个类为旁类专用时,将其写成嵌套类能使得代码结构更紧凑。
嵌套类增加了封装性
内部类和静态嵌套类的不同根源来自于static,最大区别在于访问外部类成员的权限。
1.静态嵌套类
static修饰符使得嵌套类对象成为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外部类直接关联。
这样静态嵌套类作为一个静态成员,仅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因为外部类中的非静态成员与外部类对象相关,静态嵌套类就不能访问他们,这使得静态嵌套类的功能变的很弱,可用之处很少。
另外因为静态嵌套类是依附于外部类而非外部类对象的,所以不同的外部类对象共享一个静态嵌套类,这一点与内部类不同,可以用来包装main方法。
静态嵌套类的声明示例:
OuterClass.StaticNestedClass nestedObject =
new OuterClass.StaticNestedClass();
2.内部类
没有static修饰意味着一个内部类是和外部类对象关联的,也可以说一个内部类对象存在于外部类对象中,是外部类对象的一个成员,因此内部类对象可以访问外部类对象的全部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因为内部类依赖于外部类对象而存在,所以不能定义任何静态成员。
内部类对象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包括私有成员,这是Java闭包的原理;
因为内部类隐含对外部类的引用,所以外部类就不能被JVM的垃圾回收机制自动垃圾回收。
不同的外部类对象之间没有公共的内部类对象成员。
内部类的声明示例:
OuterClass.InnerClass innerObject = new OuterObject().new InnerClass();
3.变量遮蔽Shadowing
嵌套类和封装类以及局部方法区的变量作用域有重叠,如果有同名变量将发生变量遮蔽。
public class ShadowTest {
public int x = 0;
class FirstLevel {
public int x = 1;
void methodInFirstLevel(int x) {
System.out.println("x = " + x);
System.out.println("this.x = " + this.x);
System.out.println("ShadowTest.this.x = " + ShadowTest.this.x);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adowTest st = new ShadowTest();
ShadowTest.FirstLevel fl = st.new FirstLevel();
fl.methodInFirstLevel(23);
}
}
注意这里对3种不同变量的引用方式,结果如下
x = 23 //1. 局部变量
this.x = 1 //2.内部类变量
ShadowTest.this.x = 0 //3.外部类变量
内部类中this指针指向内部类自己,ShadowTest.this则指向外部类对象;
不加修饰的变量,将执行就近匹配原则;如果名称相同将发生变量遮蔽效应;为了防止隐患,内部类引用外部类对象时应使用第三种方法。